乔治并不认为提高工人收入,就会影响到工厂的利润。

    增加利润的方式很多,压榨工人是最愚蠢的。

    相反提高工人待遇,会更大程度激发工人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为工厂提供更多利润,这么简单的道理,并不复杂。

    乔治要建钢铁厂很困难,建一座兵工厂反倒很简单。

    1883年的当下,俄罗斯每年的钢铁产量为60万吨。

    实际生产中,俄罗斯的钢铁产量,从未超过最大产能的75%。

    究其原因,关键还是效率不高。

    三大兵工厂也一样。

    七十年代俄罗斯开始换装,整整十年,这个工作还没有完成,三大兵工厂的产量,同样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乔治给米哈伊尔发电报,让米哈伊尔把今年雇佣的3000华工,送500到圣彼得堡来。

    乔治要让尼古拉和沙皇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工业生产。

    “华工会使用机器?”尼古拉怀疑华工能不能完成任务。

    “应该不会——”乔治委婉。

    不是应该,是肯定不会。

    乔治不知道清帝国的识字率是多少,不过在清帝国,民间开办私塾犯法,轻则流放,重则满门抄斩。

    会也没用。

    俄罗斯机器上没汉字,全是俄文,俄罗斯的工人也不懂。

    能看懂的话,也不会去当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