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美国订购钢铁设备,同样需要等待。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19世纪下半叶,各国都在疯狂提高钢铁产能,乔治想买旧设备都买不到。

    回到圣彼得堡,已经是11月。

    尼古拉知道工厂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向乔治表达歉意,他并不知道工厂的具体情况。

    乔治不生气,本来就是碰运气的事,运气不好,乔治也不怪尼古拉。

    弹仓式步枪的推进工作并不顺利,三大兵工厂如果要生产弹仓式步枪,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

    最好的办法是新建一座兵工厂,可是新建一座兵工厂同样需要设备和工人。

    军部把注意打到主要为海军生产设备的奥布霍夫钢铁厂身上。

    乔治此前并不知道,为海军生产305毫米大口径舰炮的奥布霍夫钢铁厂,居然是私人所有。

    生产舰炮的工厂都可以是私人所有,乔治建一座兵工厂,似乎也不算离谱。

    尼古拉支持乔治“创业”,他也想看看,乔治所说的中产阶级,在俄罗斯能否实现。

    近年俄罗斯的城市骚乱越来越多,工人是主力。

    提高工人待遇,是缓和阶级矛盾的主要方式,但是沙皇不能以行政命令这种方式,勒令工厂主提高工人待遇,主要阻力来自王室内部。

    乔治都知道拉上尼古拉和格奥吉一起卖香槟,俄罗斯的商人们也不傻。

    王室大公是俄罗斯帝国最有权势的群体,于是大公们就纷纷成为俄罗斯企业的股东。

    工厂提高工人待遇,就会影响到工厂的利润,继而影响到大公们的收入。

    所以工厂主是否反对倒不重要,大公们的利益必须得到保护。

    这也是沙皇不敢动三大的原因,牵扯到的利益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