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的时候,他把那些肥肠拿回来,也不知道该怎么弄。

    清洗了很多次,还是有一股很浓重的下水的味道。

    这个味道很难消除,周家太爷爷后来想了一般办法,用大葱跟陈皮一起清洗,再加上淀粉,一起抓来抓去搅拌。

    就这么一直抓上个三十分钟,之后放在水龙台下面冲洗。

    这样打理出来的肥肠,原带的那股味道,就变少了。放在大锅子里熬制,汤色变得奶白,就像牛奶浓汤一样。

    就这么一直炖煮上三个钟头,肥肠已经变得相当的耙软了。

    捞起来,切成小块。

    放点儿红油麻油的凉拌一下,再配上一喜黄瓜丝儿,那是一道绝佳的美味。

    吃着凉拌肥肠的时候,再来一碗肥肠汤,原汤化原食,肚子里那点儿不足的油珠子,在吃了这些东西后,弥补了。

    这凉拌肥肠适合夏天吃,冬天吃着未免有些冷了。

    于是,周家太爷爷想来想去,做了一道适合冬天吃的,肥肠鱼。

    鱼是头一天晚上去小河沟里抓的野生小鲫鱼。

    杀好后,裹上一层面粉,再放上一点点的菜油,反复两面煎至金黄色。之后用水煮鱼的方式,把鱼肉和肥肠放在一起煮制。

    下放垫的菜品,是豆芽和血旺,豆芽鲜脆,血旺入味。

    起锅,淋上一层热油。

    香味顿时传遍了整件屋子。

    新鲜的野生小鲫鱼,肉质新嫩,绝对不是后面鱼汤里的养殖鲫鱼能比的。软糯的肥肠跟鲫鱼熬在一起,融合在一起产生的那种鲜味,异常鲜美。

    日子长了,周家太爷爷,又发明了更多肥肠的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