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是袁尚袁熙和袁谭曹操,双方各十八万正规军对抗。

    但这里面袁尚也得再吃点亏,那就是他二哥袁熙的部队,目前还在试图劝说大哥三弟和平解决。

    袁熙只是名义上听从父亲的传位遗命、承认袁尚为主,也想劝大哥跟他一样承认三弟,但不太想把部队老底子抽调过来、帮三弟实打实杀大哥。

    袁熙的六万人不来,袁尚就只有自己的十二万人,确实捉襟见肘。张郃高览带了五万人在黎阳死守渡口营寨也顶不住,也不能怪张郃高览。

    田丰在前方监军,发现曹军和袁谭军有不再追求速战速决的趋势,而是想迂回圈地步步推进,也很着急,就想劝袁尚主动出击,寻求决战,别给曹操袁谭分定各郡的机会。

    田丰这么考虑,一方面是为袁尚,一方面也是为了在最坏的情况下,让袁家兄弟尽快分出胜负——

    田丰很清楚,袁谭和曹操之所以一开始选择直扑邺城,是看在袁尚的地盘也都是袁绍的遗产,对于袁谭这个大公子其实没多少反感。

    所以只要擒贼擒王,把袁尚灭了,其他地盘不用打,袁谭直接可以名正言顺接受遗产。

    不光袁谭这么想,袁尚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他想打大哥,也没想把大哥的地盘打烂,只是想把袁谭杀了就好。地盘都是爹的遗产,为了争遗产干嘛把遗产打烂呢,打久了,死的都是他们爹的部曲。

    最优情况下,甚至最好就是袁尚袁谭兄弟俩单挑,谁死了认命,活下来的继承全部,把袁家内耗降到最低。

    颇似当年项羽约刘邦单挑时那段台词的背景:“天下人打死打活,就是因为你我之争,出来单挑分个生死吧,别连累别人了。”

    当然项羽找人单挑肯定是无果而终,以他的武功谁傻了才应战。但袁谭袁尚兄弟武力值并没有那么悬殊,理论上来说这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现在,是袁尚选择了龟缩防守,不跟袁谭野战决战,先以黎阳守黄河防线,再分兵守邺城,想利用防守方的地利优势和战略纵深拖袁谭,才导致袁谭和曹操改变了速战速决的计划。

    这就让田丰乃至一切袁绍阵营的有识之士担忧,他们希望兄弟俩尽快分出胜负,哪怕袁尚的冒进会导致速败。

    别分兵守了,直接寻找主力决战吧!虽然打赢的把握不大,也好过拖!

    袁尚也不傻,从李孚转达的田丰求援讯息里,捕捉到了一丝并不是完全为他考虑的地方,所以他当然不可能答应这种求援了。

    看来,要是田丰不可靠的话,得把田丰的监军职务也撤换掉,让最可靠的审配去前线监军。

    可那样的话,邺城的防务又让谁来主持呢?而且邺城是绝对不能空虚的,毕竟袁尚的威胁不仅有曹操,还有刘备呢!邺城和壶关的兵如果太少,刘备破壶关直扑邺城,那才是最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