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赵曦感到欣慰的是,富弼同意了朝会和议政中的武将比例,就是政事堂的其他几位,也并没有针对这一点有异议。

    这一次,赵曦安排韩琦和文彦博处理禁军安置事宜,是真没有想到会导致他俩在三级决策制上闭嘴。

    因为赵曦不可能预料到他俩会玩小心思,会搬石头砸自己脚。

    雁门之战以前,赵曦已经初步拿出了三级决策制的概要让相公们看了,那时候很多都还是概念,框架都没有成型。

    而韩琦和文彦博在放任禁军在河东路游荡之前,赵曦已经把初稿拟定。

    可是他真没想到韩琦和文彦博会把把柄送到手里来……

    朝臣可不这样认为,就是富弼也不这样认为。

    王安石本来就倾心于改变国朝现状,自然不会反对。而韩绛和吕公弼历来以官家为主。

    在政事堂里,真正有可能反对官家三级决策制中武将问题的,唯有韩琦和文彦博。

    偏偏他俩因为云应四州武将利益问题,在处理禁军上出了昏招。虽然心知肚明的过去了,可韩琦和文彦博确实是官家抬手了,否则他俩不可能联名干一个什么《论边州制衡疏》。

    这是自知理亏的表现,也就导致他俩不可能在三级决策制上去唱反调。

    朝臣中,够资历任内阁的很多……

    在富弼看法里,这一切都在官家的预料之中,就是韩绛和吕公弼也是这样认为的,估计整个朝堂有多数臣工都这样认为了。

    所以,出现了赵曦认为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居然没有朝臣针对朝会和参政比例之事上奏,真是奇了怪了。

    赵曦突然有点看不明白了。

    不管是朝会,还是议政,很明显,这将是国朝权利的体现,地位的体现,文臣团体居然就这样认可了?

    毕竟在三级决策制的章程中,赵曦明确了,一旦经过三级决策制而确定的国策,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必须遵照执行。

    “官家,如今的朝会也是文武列班,可曾见有武将在朝议时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