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成见状,两臂穿过福宜腋下将她小心抱了起来,又让她头靠住自己胸膛,守护着她安眠。
朱云若瞧着眼前这一幕,既觉得熟悉又无限感慨,因为此刻贺兰成对福宜的呵护姿态,真是像极了她年幼时父侍养育她的样子。
卫朝太/祖曾借刀弓箭马之术于乱世当中夺取天下,开国后自然崇尚武德,注重宗室子弟争勇好胜的品性培养,并严令后宫皇夫皇侍不得对膝下所出皇女多加溺爱,以免其性情软弱,难成大事。
故此,卫朝历代宫中男人在教养帝嗣的过程中免不得要受到几方约束,前朝与后宫共同施压之下,就算有人想要对女儿疼宠一些,也会被族中亲眷规劝,万不可因一时之私断而送了皇女日后的大好前程。
然而在这世间,凡事总有例外,朱云若昔日身为不受宪宗宠爱的庶出幼女,与其父深居在冷宫边侧几乎被人遗忘的夕欢殿中,又无外家势力支持,自是不会有人前来关心她父女两个平日是如何相处的,也因此比她的五位姐姐更能常伴父侍左右,更在同时养成了一副多被宪宗嫌恶的温厚性子,正中了某些人的下怀。
福宜身为她的嫡长女,父君贺兰成家世又太过显贵,纵使还处在少不更事的懵懂年纪,无意间的一举一动就足以牵动朝野内外无数人心,所以贺兰成待福宜,总是谨守宫中陈规,不轻易越过雷池半步。
关于这一点,朱云若自是十分清楚,多年相处下来,她知晓贺兰成虽是个惯于冷眼看世,漠然对人的沉静性情,但却对唯一的爱女福宜在意的紧,只不过碍于皇夫身份不得不掩饰起秉性,做一个天下臣民眼中知书达理,德才兼备的后宫之主。
“福宜年岁还小,尚不能理解皇夫倾注在她身上的一番苦心,等她再长大些,自然就会明白皇夫爱她之情其实并不不亚于普天下的任何一位父亲,甚至还远超出他们许多。但世人常言,母父爱其女,必为之计深远,寻常人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身负福宜教导之责的皇夫。”方才福宜因对贺兰成撒娇得逞而喜不自禁的模样朱云若全都看在眼里,这也正是她此番执意要带福宜出宫陪同贺兰成回紫陵省亲的目的之一
贺兰成久居高位又素来寡语少言,虽疼爱福宜却不会当着她面直白表露出来,所以福宜对他一向是又爱又怕,不敢擅自亲近。朱云若想若是能借着此次机会让福宜在饱览山河胜景的同时撇去心中对贺兰成累积渐深的惧怕之意,也算是好事一桩。
“对皇族女子来说,如陛下一般太重感情恐不是什么好事”,然而对于朱云若好意安慰的一番话语,贺兰成却没有多少受用,他低头看了眼再度熟睡过去的福宜,无声笑了笑,随后悄然松开一直抱在她背上的手臂,直起身来与朱云若相对坐着,沉吟片刻才道:“陛下生在宫闱当中,于权势相争漩涡里苦苦挣扎数十年才最终坐到这样一个天下至尊的宝座上,理应比臣侍更清楚也更能看透‘无情最是帝王家’这句话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先帝在时,为使帝位不落旁人之手,连与她血脉相连的四位皇女都可尽数斩杀,所以臣侍还想斗胆请问陛下一句,在陛下看来,执掌江山与骨肉情谊究竟孰轻孰重?”
宪宗晚年曾铁血整治过一批胆敢在卫国朝堂与民间对她下令诛杀四女一事擅自议论的臣工和百姓,她对包括朱云若在内的其他五位皇女虽不如对废太女那般感情深厚,但终究不想自己因一番为保皇权而灭人伦的铁血行径在后世担上过多骂名,纵使她本就是个天性凉薄的合格帝王,也还是免不得要对此事遮盖掩饰一番。
或许是通晓以朱云若的脾性不会对前朝的争位一案有所介怀,贺兰成今日便无所顾忌的当着她面再度提起这桩足以彰显出天子无情的陈年旧事。
诚如贺兰成料想那般,朱云若听了他这派很是违逆的肺腑之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仅是执起手边茶壶重新为他斟了盏茶推到身前,直言问道:“皇夫母亲与你生父温氏自小便是两情相悦的青梅竹马,朕从前还住在父侍身边时就曾多次听小宫侍们提起你母父二人是如何恩爱,羡煞天下旁人。皇夫既身为贺兰族中受尽宠爱的正室嫡长子,想来也应是被人爱若珍宝的捧在掌心伺候着长大,怎么今天听你所言,好似比朕还尝尽了这世情冷暖,人心险恶?”
贺兰成在朱云若的注视下拿起茶盏呈到嘴边停住,凝视着自己倒映在清亮茶水中的一对深沉眼眸,指尖摩挲光滑杯壁半响不语。
“也许皇夫说的有理,朕身为先帝座下皇女之一,就算从出世那一刻起就绝了想要继位的心,也免不得要被手足强拉着卷入一场场无休止的禁宫争斗当中”,朱云若小酌了口盏中茶水,淡去喉中泛起的苦涩之意后接着道:“但也正因此,朕才更懂得情这一字对于皇族女儿来说的可贵之处。皇夫与福宜今生有缘能够在不胜孤寒的九重高处做一对父女,理应好好珍惜,等到了他日福宜……”
剩下的话,朱云若没有再说出口,贺兰成便已经懂了。他明白听出朱云若言辞中暗含着的弦外之意,也只挑了眉道:“世事难料,陛下正值当年,往后此类话语还是不提为妙,免得被有心人听去了开始拿臣侍做文章。”
“好”,朱云若面向窗外,望着落日夕阳下浩荡向东逝去的奔腾江水点了点头。
贺兰成盘腿坐于车上,看水面嶙峋波光与朱云若拉长侧影交替印到一旁宽大壁上,用手感受着身下绒毯柔滑细腻的触感,莫名笑了一笑。
朱云若瞧着眼前这一幕,既觉得熟悉又无限感慨,因为此刻贺兰成对福宜的呵护姿态,真是像极了她年幼时父侍养育她的样子。
卫朝太/祖曾借刀弓箭马之术于乱世当中夺取天下,开国后自然崇尚武德,注重宗室子弟争勇好胜的品性培养,并严令后宫皇夫皇侍不得对膝下所出皇女多加溺爱,以免其性情软弱,难成大事。
故此,卫朝历代宫中男人在教养帝嗣的过程中免不得要受到几方约束,前朝与后宫共同施压之下,就算有人想要对女儿疼宠一些,也会被族中亲眷规劝,万不可因一时之私断而送了皇女日后的大好前程。
然而在这世间,凡事总有例外,朱云若昔日身为不受宪宗宠爱的庶出幼女,与其父深居在冷宫边侧几乎被人遗忘的夕欢殿中,又无外家势力支持,自是不会有人前来关心她父女两个平日是如何相处的,也因此比她的五位姐姐更能常伴父侍左右,更在同时养成了一副多被宪宗嫌恶的温厚性子,正中了某些人的下怀。
福宜身为她的嫡长女,父君贺兰成家世又太过显贵,纵使还处在少不更事的懵懂年纪,无意间的一举一动就足以牵动朝野内外无数人心,所以贺兰成待福宜,总是谨守宫中陈规,不轻易越过雷池半步。
关于这一点,朱云若自是十分清楚,多年相处下来,她知晓贺兰成虽是个惯于冷眼看世,漠然对人的沉静性情,但却对唯一的爱女福宜在意的紧,只不过碍于皇夫身份不得不掩饰起秉性,做一个天下臣民眼中知书达理,德才兼备的后宫之主。
“福宜年岁还小,尚不能理解皇夫倾注在她身上的一番苦心,等她再长大些,自然就会明白皇夫爱她之情其实并不不亚于普天下的任何一位父亲,甚至还远超出他们许多。但世人常言,母父爱其女,必为之计深远,寻常人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身负福宜教导之责的皇夫。”方才福宜因对贺兰成撒娇得逞而喜不自禁的模样朱云若全都看在眼里,这也正是她此番执意要带福宜出宫陪同贺兰成回紫陵省亲的目的之一
贺兰成久居高位又素来寡语少言,虽疼爱福宜却不会当着她面直白表露出来,所以福宜对他一向是又爱又怕,不敢擅自亲近。朱云若想若是能借着此次机会让福宜在饱览山河胜景的同时撇去心中对贺兰成累积渐深的惧怕之意,也算是好事一桩。
“对皇族女子来说,如陛下一般太重感情恐不是什么好事”,然而对于朱云若好意安慰的一番话语,贺兰成却没有多少受用,他低头看了眼再度熟睡过去的福宜,无声笑了笑,随后悄然松开一直抱在她背上的手臂,直起身来与朱云若相对坐着,沉吟片刻才道:“陛下生在宫闱当中,于权势相争漩涡里苦苦挣扎数十年才最终坐到这样一个天下至尊的宝座上,理应比臣侍更清楚也更能看透‘无情最是帝王家’这句话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先帝在时,为使帝位不落旁人之手,连与她血脉相连的四位皇女都可尽数斩杀,所以臣侍还想斗胆请问陛下一句,在陛下看来,执掌江山与骨肉情谊究竟孰轻孰重?”
宪宗晚年曾铁血整治过一批胆敢在卫国朝堂与民间对她下令诛杀四女一事擅自议论的臣工和百姓,她对包括朱云若在内的其他五位皇女虽不如对废太女那般感情深厚,但终究不想自己因一番为保皇权而灭人伦的铁血行径在后世担上过多骂名,纵使她本就是个天性凉薄的合格帝王,也还是免不得要对此事遮盖掩饰一番。
或许是通晓以朱云若的脾性不会对前朝的争位一案有所介怀,贺兰成今日便无所顾忌的当着她面再度提起这桩足以彰显出天子无情的陈年旧事。
诚如贺兰成料想那般,朱云若听了他这派很是违逆的肺腑之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仅是执起手边茶壶重新为他斟了盏茶推到身前,直言问道:“皇夫母亲与你生父温氏自小便是两情相悦的青梅竹马,朕从前还住在父侍身边时就曾多次听小宫侍们提起你母父二人是如何恩爱,羡煞天下旁人。皇夫既身为贺兰族中受尽宠爱的正室嫡长子,想来也应是被人爱若珍宝的捧在掌心伺候着长大,怎么今天听你所言,好似比朕还尝尽了这世情冷暖,人心险恶?”
贺兰成在朱云若的注视下拿起茶盏呈到嘴边停住,凝视着自己倒映在清亮茶水中的一对深沉眼眸,指尖摩挲光滑杯壁半响不语。
“也许皇夫说的有理,朕身为先帝座下皇女之一,就算从出世那一刻起就绝了想要继位的心,也免不得要被手足强拉着卷入一场场无休止的禁宫争斗当中”,朱云若小酌了口盏中茶水,淡去喉中泛起的苦涩之意后接着道:“但也正因此,朕才更懂得情这一字对于皇族女儿来说的可贵之处。皇夫与福宜今生有缘能够在不胜孤寒的九重高处做一对父女,理应好好珍惜,等到了他日福宜……”
剩下的话,朱云若没有再说出口,贺兰成便已经懂了。他明白听出朱云若言辞中暗含着的弦外之意,也只挑了眉道:“世事难料,陛下正值当年,往后此类话语还是不提为妙,免得被有心人听去了开始拿臣侍做文章。”
“好”,朱云若面向窗外,望着落日夕阳下浩荡向东逝去的奔腾江水点了点头。
贺兰成盘腿坐于车上,看水面嶙峋波光与朱云若拉长侧影交替印到一旁宽大壁上,用手感受着身下绒毯柔滑细腻的触感,莫名笑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