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宫位于紫禁城东六宫之南,毓庆宫西,为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礼前的斋戒之所。

    明代和清前期,祭天祀地前的斋戒均在宫外进行。

    斋宫系前朝后寝两进的长方形院落。

    前殿斋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出抱厦3间,明间、两次间开隔扇门,两梢间为槛窗。

    凡祭天祀地及祈谷、常雩大祀前,皇帝致斋于此。

    遇皇帝宿斋宫,恭设斋戒牌、铜人于斋宫丹陛左侧。

    斋戒日,皇帝与陪祀大臣佩戴斋戒牌,各宫悬斋戒木牌于帘额。

    斋戒期间,不作乐,不饮酒,忌辛辣。

    武英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熙和门以西。

    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

    东西配殿分别是凝道殿、焕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间。

    院落东北有恒寿斋,西北为浴德堂。

    明初帝王斋居、召见大臣皆于武英殿,后移至文华殿。清兵入关之初,摄政王多尔衮先行抵京,以武英殿作为理事之所。

    皇极殿为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宁寿宫。

    皇极殿位于宁寿宫区中轴线前部,与后殿宁寿宫前后排列于单层石台基之上。

    殿座北朝南,面阔9间,进深5间,取帝尊九五之制。

    皇极殿丹陛左右分置日晷、嘉量,是体现皇权的重要陈设。

    御道两侧各有六方须弥座一个,座上置重檐六角亭,亭身每面镌篆体寿字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