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太原城,便是南北朝时大名鼎鼎的晋阳城。到了唐代,城池连一寸都没有移动过,直接继承过来,改名太原定为“北都”。

    并在原晋阳城的基础上,扩建了不少。

    城池呈现东西走向,分为西城、中城和东城。

    其中西城乃是宫殿及节度使衙门所在,城墙高四丈,包含罗城、府城、大明宫城、新城(晋阳官城)、仓城等。其南北长约13里,东西约9里,乃是太原城的核心。

    中城地跨汾水(后改道),有渡口和漕船停泊的栈桥,还有水门。漕船可以不靠岸,直接驶入城中。

    东城则是普通百姓居住,当然了,也包括河东镇的军属。

    太原城有如此规模,与西京长安、东京洛阳齐名,不可小觑。

    当然了,这么大的城池,要坚守也不是那么好守的。几万军队丢到城墙上,都站不满城头,所谓的防御,其实也是“机动防御”。

    如何确保城池不失,其中大有学问,是一门深奥的技术活。

    方重勇刚刚抵达太原城,就被颜真卿拉到位于新城的河东节度使衙门内开会,商议经略河东之策。

    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防守,又或者是一边出击一边防守,或者干脆放弃外围据点,死守太原城?

    这些难办的事情,都需要一个主心骨,来一锤定音。

    “颜相公,如今河东军情如何?”

    刚刚落座,方重勇就面色平静询问道。

    大堂内挂着一张节度使衙门专属的官方特制大地图,河东各城在上面都已经一一标注出来了。

    甚至被皇甫惟明的叛军所占据的地方,也用特殊的墨水标做了记号。

    这种墨水,可以用蔓荆子、龙骨、南粉、百草露、鸟屎等物磨成粉,稍加浸润后就能抹除,不会伤害地图本身的材质。

    粗看之下,河东道东面大半都已经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