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秦氏族人(二更)(2/5)
因公仪音的特殊身份,她并不需要同这些人见礼,是以秦默只带着她在厅里缓缓走了一圈,借此机会将厅中来人都一一向公仪音介绍了一遍。
厅里的人多,秦默为了不耽误时间,语速便快了些,大部分人都只介绍了身份,并无其他。饶是如此,一遭走下来,公仪音还觉得脑子都快爆炸了,第一次真真切切体会到了这百年士族的“大家族”来。
一时间,无数个人名和无数张人脸都挤在她的脑子里打转,简直乱成了一团麻。
公仪音的记忆力虽不似秦默那般过目不忘,但也算不得差,只是秦家这些人长得又像,名字又接近,也难免她搞混了去。
不过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公仪音定然不会让自己漏了怯去,一面微笑着同大家点头示意,一面暗暗定了定神,在脑中将方才秦默的介绍匆匆过了一遍,大致记住了一些重要的人物。
正如她在来之前所了解到的,如今住在天水郡秦家老宅的有两房,两房的当家人分别是秦氏宗主秦茂德的二弟和三弟,秦茂邦和秦茂昌。
这两房虽早已分家,但都在秦家祖宅里住着,二房居东府,三房居西府,以中轴线上的前院正厅,大堂,花园等两房公用场地为界。除了公仪音方才进来的大门,两侧各开有侧门,供两府人员各自出入。各不相干,倒也相安无事。
住在东府的二房如今是秦茂邦当家,他的妻早已去世,留下两子一女。长子秦彦瑾,次子秦彦瑜,以及长女秦宝珠。秦宝珠已经外嫁,今次并未回来。秦彦瑾又育有一男一女,分别唤作秦奕和秦筝。至于秦彦瑜那一家,公仪音也草草记了几个人名。
因二老太爷秦茂邦乃族中掌管族谱宗祠事宜之人,因此在记二房的人时,公仪音便用了些心。至于三房,她也就大概记了几个重要些的人物。其他的人若真遇到了忘记怎么称呼,左右还有秦默在她旁边提醒呢,并不需要她太操心。
这么一想,原本还有些惴惴不安的心愈发定了,面上笑容也愈加从容淡雅,姿态优美地站在那里,气质如兰般清雅。
无疑,厅里的那些秦家族人看着公仪音的眼神愈发地变了,心中不断琢磨起这个容貌精致气质出挑的重华帝姬,为何同他们想象中的完不一样?
自南齐建国以来,士族同皇族之间的沟壑一直都在。士族子弟仗着起百年的底蕴,总有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总觉得公仪氏皇族不过是乱世中起家的暴发户,家族历史短,没有一点底蕴和气质。虽则已过了几代,但他们骨子里的那种粗鄙是改不了的。
迁往建邺的那些世家大族嫡支,因为要入朝为官,且与皇族不断接触,对皇族的抵触感倒也渐渐被磨灭了些。而这些留在故居的世家旁支,脑子里还抱着以前那样固执的信念,一代一代传下去,对皇族的偏见和不屑也越积越深。
所以,当他们听到秦氏下一辈的希望——风华高洁的秦九郎居然打破常规娶了重华帝姬为妻的时候,所有人都是震惊的。并且,他们还听说这门亲事竟是秦九郎亲自求来,心里的疑惑就更大了!
为什么优雅似谪仙的秦九郎会求娶从未有贤名的重华帝姬?!
为什么秦氏宗主居然会同意这么一桩与皇族联姻的婚事?!
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答案,因此,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这一天的到来。
这也是为什么今日来的秦家人格外多的原因。
厅里的人多,秦默为了不耽误时间,语速便快了些,大部分人都只介绍了身份,并无其他。饶是如此,一遭走下来,公仪音还觉得脑子都快爆炸了,第一次真真切切体会到了这百年士族的“大家族”来。
一时间,无数个人名和无数张人脸都挤在她的脑子里打转,简直乱成了一团麻。
公仪音的记忆力虽不似秦默那般过目不忘,但也算不得差,只是秦家这些人长得又像,名字又接近,也难免她搞混了去。
不过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公仪音定然不会让自己漏了怯去,一面微笑着同大家点头示意,一面暗暗定了定神,在脑中将方才秦默的介绍匆匆过了一遍,大致记住了一些重要的人物。
正如她在来之前所了解到的,如今住在天水郡秦家老宅的有两房,两房的当家人分别是秦氏宗主秦茂德的二弟和三弟,秦茂邦和秦茂昌。
这两房虽早已分家,但都在秦家祖宅里住着,二房居东府,三房居西府,以中轴线上的前院正厅,大堂,花园等两房公用场地为界。除了公仪音方才进来的大门,两侧各开有侧门,供两府人员各自出入。各不相干,倒也相安无事。
住在东府的二房如今是秦茂邦当家,他的妻早已去世,留下两子一女。长子秦彦瑾,次子秦彦瑜,以及长女秦宝珠。秦宝珠已经外嫁,今次并未回来。秦彦瑾又育有一男一女,分别唤作秦奕和秦筝。至于秦彦瑜那一家,公仪音也草草记了几个人名。
因二老太爷秦茂邦乃族中掌管族谱宗祠事宜之人,因此在记二房的人时,公仪音便用了些心。至于三房,她也就大概记了几个重要些的人物。其他的人若真遇到了忘记怎么称呼,左右还有秦默在她旁边提醒呢,并不需要她太操心。
这么一想,原本还有些惴惴不安的心愈发定了,面上笑容也愈加从容淡雅,姿态优美地站在那里,气质如兰般清雅。
无疑,厅里的那些秦家族人看着公仪音的眼神愈发地变了,心中不断琢磨起这个容貌精致气质出挑的重华帝姬,为何同他们想象中的完不一样?
自南齐建国以来,士族同皇族之间的沟壑一直都在。士族子弟仗着起百年的底蕴,总有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总觉得公仪氏皇族不过是乱世中起家的暴发户,家族历史短,没有一点底蕴和气质。虽则已过了几代,但他们骨子里的那种粗鄙是改不了的。
迁往建邺的那些世家大族嫡支,因为要入朝为官,且与皇族不断接触,对皇族的抵触感倒也渐渐被磨灭了些。而这些留在故居的世家旁支,脑子里还抱着以前那样固执的信念,一代一代传下去,对皇族的偏见和不屑也越积越深。
所以,当他们听到秦氏下一辈的希望——风华高洁的秦九郎居然打破常规娶了重华帝姬为妻的时候,所有人都是震惊的。并且,他们还听说这门亲事竟是秦九郎亲自求来,心里的疑惑就更大了!
为什么优雅似谪仙的秦九郎会求娶从未有贤名的重华帝姬?!
为什么秦氏宗主居然会同意这么一桩与皇族联姻的婚事?!
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答案,因此,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这一天的到来。
这也是为什么今日来的秦家人格外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