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伯和刘叔只得去街上闲逛,顺道了解物价,并且打听一些有关旱情的事情。

    他俩就这样一路打听着往陈家去,没有直接先进陈家的门,而是在附近打听了一些陈家的消息,知道陈家又要嫁女儿了。

    明玉打着让他们来陈家的借口,他俩也得真正来陈家走一趟,走个过场。

    陈明珠终于又找到了一个勉强适合的人家,准备五月出嫁了。实在是她的年纪不能拖了,并且也怕拖的时间长了,别人认出她是陈明珠来。别看明玉顶替她嫁进了朱家,还远走小寒山了,别人就真的以为她是陈明玉了。

    明眼人可不少,与陈明珠来往比较密切的人,哪里又会认不出来她才是真正的陈明珠呢。再加上陈明玉出现的时机又这么巧,朱大少又基本上算是个死人,朱家基本完蛋了呢。没有朱大少的朱家,其他人也没放在眼里。

    这桩婚事办的比较着急,所以陈家最近也挺忙的。不到半年的时间连嫁两个女儿,实在是有些着急,诸事繁忙,陈夫人忙的前脚打后脚的。后面这桩婚事又定的急,多少有些准备不及,为了掩人耳目,陈家的说法是,女儿年纪到了,婆家又急着要人,才会这么急的。

    两人去街上置办了一点礼物,敲开了陈家的门房。

    听到他俩是陈家的大姑奶奶朱少奶奶的下人,陈家的门房还吃了一惊,才先把他俩带到小厅歇着,安排人去报告给主子了。

    陈夫人正忙,听到这个消息,眉头一皱,烦燥地说:“她又来添什么乱了。”

    陈明珠干脆打发人去叫陈大少,并且告诉他:“就说家有事,乱成一团,父母又不在家,不好招呼他们,带下去安排一顿饭食,随便给点打发就让他们走吧。”

    陈大少得令,来见了邓伯和刘叔,勉强说了几句闲话,算是问候了一下明玉。总不好直接开口赶人啊。

    “我姐姐在庄子上过的还习惯吧?”

    邓伯回答:“还不错。”

    两人没说多的,从对方的态度他俩就知道自己该如何回话了。如果是真正心疼姐姐的人,陈大少的表情肯定很急切,也肯定要细问明玉在庄子是如何生活的,而不是这般漠然和轻描淡写。

    陈大少也不再多问,直言道:“家里正忙乱,我爹娘都不在家,我也有事要出去,不好留客。”说着吩咐人带他们去吃饭。

    邓伯连忙说:“我们刚吃过了,贵府忙,我们就不添乱了,我们还得快点回去呢。”

    陈大少也不留客,没有说要给明玉回礼,更没有提起陈明珠要出嫁的事情,只吩咐人随便拿了点东西过来就打发了他俩。不过是几个馒头一点卤肉,外加几色点心和一两碎银。

    这也太简薄了不说,完全就是打发他俩的玩意儿,根本就没有给明玉的回礼。这可是明玉出嫁后,第一次打发人回娘家呢,就这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