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提前给三位师姐送上了法器,预定了她们在先蚕坛里卖上一二十年的苦力,现在也只能稍后再讲了。

    罢了,就当她们欠了我的吧。”

    蚕房三姝,倒不知自己又欠了王青一笔。

    自从宗门种桑养蚕织布的风气一日胜过一日,她们三位作为此中高手,也是接了好些外活儿,三点五点贡献积攒起来,竟也有了几百点身家。

    她们倒也去宗门内务殿看过,只是里头的上品法器,相较于王青送出手的丹朱绫罗、九徵琴、洗眉剑,全都差了不止一筹。

    这才知晓,得了王青多大的好处。

    三人不由暗自道:“王师弟平日里看着不太着调,实际却是个十分心软的人呢。定是怕我等行走于外,遇上危险,才寻了个由头送上这几件上佳的法器。

    只是这般心软善良,如何能够在修行界保身,我们有机会定要提点他几句,务必叫他心狠一些,便是再不情愿,也不能误了自家道途。”

    ……

    这一日,心软善良的王青起身来,并未有开始织布,而是收拾一二,去首座堂听课。

    他也听了不少课,讲功行、丹器的越发少了,一些资深长老,说的最多的,反是自家游历时的各种经验。

    遇上一些遗迹该当如何?

    碰上拦路劫道,又当如何?

    杀了人,怎么清理干净,才能免的招来后患。

    如此种种。

    王青只觉这些十分得用,功行上,他有一大串人可以请教。

    但这些阅历,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并非功行越高,就越有用处。

    而且,这些讲述之人,全是去过法域仙城历练的,并非那些在宗门养老的温室花朵,很是值得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