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客套后,吴知县问:“你来找本县有什么事?”

    徐青:“想向老师请教八股学问。”

    吴知县忍不住一笑:“你的文章水平足以中举人了,还用我教你什么?”

    徐青心知,吴知县也是聪明人,弯弯绕绕太多,实在没意思,也不符合他少年人的性格,他干脆直接说:“恩师,我想中府试的案首。”

    吴知县一愣,随即说道:“以你的水平,再写一篇县试时的文章,未必中不了案首。”

    徐青:“可惜学生准备了两月才有这么一篇,府试怕是没这么好的运气。”

    吴知县:“那倒也是,但我不是东州学派的,这次怕不是帮不了你。”

    原来如今的江宁知府是东州学派的人,跟吴知县的学派不是一路,人家喜欢什么考题和文风,自然不是吴知县擅长的。

    而且士林里,异端比政敌还可恶。

    击败政敌,最多将人赶下野;对于不同的学派,那是恨不得将对方整个学派都抹去,批倒批臭才罢休。

    吴知县想去套何知府的考题是绝无可能的。

    吴知县十分看重徐青这个弟子,因此细细将其中关节解释一番。

    而且他目前就主持了这一次县试,取中的童生里,就属徐青最有中举的希望,即使将来自己用不上,也是自己后人能用上的人脉。

    徐青是抱着一试的心态来找,本不抱太大希望。

    “多谢恩师,看来学生只能尽力而为。”

    吴知县也有些遗憾,如果徐青中了府试案首,院试未必不能再中案首,届时来个小三元。

    县令本有负责当地教化之事。

    一个小三元出现,绝对是一项值得大书特书的政绩了。更说明,他吴某人在清水县任职期间,重视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