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2/5)
和士大夫共治天下有利有弊。
只要能说服他们,这帮人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帮朝廷做事。
弊端也很明显,党争...贪腐...
其实崇祯征讨蒙古人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解决顺军降将的问题。
首先顺军降将数量有点多,素质也参差不齐。他需要借助敌人的手消灭一些累赘,然后再重点培养剩下的栋梁之材。
在这期间顺便考察降将的忠心。
忠者用,不忠者或弃或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的战力会越来越强。
等收复辽东时正好有了用武之地。
其次。
一旦和蒙古人正面开战,建奴肯定会参战帮助蒙古人打明军。
如此一来明军就有机会在草原上杀建奴了。
消灭的建奴越多,将来收复辽东时胜算越大。
直接收复辽东绝非上上策,因为他们占据了地利。
去草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建奴有蒙古人相助,明军则有商人和蒙古内奸带路。
双方几乎是同一起跑线。
只要能说服他们,这帮人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帮朝廷做事。
弊端也很明显,党争...贪腐...
其实崇祯征讨蒙古人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解决顺军降将的问题。
首先顺军降将数量有点多,素质也参差不齐。他需要借助敌人的手消灭一些累赘,然后再重点培养剩下的栋梁之材。
在这期间顺便考察降将的忠心。
忠者用,不忠者或弃或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的战力会越来越强。
等收复辽东时正好有了用武之地。
其次。
一旦和蒙古人正面开战,建奴肯定会参战帮助蒙古人打明军。
如此一来明军就有机会在草原上杀建奴了。
消灭的建奴越多,将来收复辽东时胜算越大。
直接收复辽东绝非上上策,因为他们占据了地利。
去草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建奴有蒙古人相助,明军则有商人和蒙古内奸带路。
双方几乎是同一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