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珠忙着王府的事情分身乏术,只能赵明霄继续派人盯着赵林,寻找机会。

    虽然人没抓回来,但赵林的名字却频繁地出现在她耳边。

    “咏柳的作者才十六岁,真是少年天才啊,不比京城七公子差!”

    “诗词歌赋,此人已得其中三味。要是策论再好点,过几年拿个状元没问题。”

    “会不会参加明年初的会试,一举夺魁呢?”

    “开玩笑,他连童生还不是呢!”

    不少人都对赵林赞叹不已。

    连家里公婆都在谈论这首诗。

    光赵明霄听到身边姐妹念叨的就有好几个。

    其中还有一个兵部侍郎的女儿对赵林有意思,只是没找到赵林,这才作罢。

    “娘,你找我?”

    赵明霄急匆匆来到镇北侯府。

    韩月华、赵明瑜、赵明雅她们在白云寺参与的为期三天的法会结束,三人就取消了继续住几天的决定,匆匆回来。

    因为她们在白云寺也听到了《咏柳》这首诗。

    还听到参与法会的那些知名人士对此诗的赞扬,断定赵林只凭此诗就能在历史上留名。

    有个很有名气的人给赵林很高的评价,称他为“诗种”,也就是写诗的种子。

    当时那个人给赵宸瀚的评价也只是小有聪明这四个字。

    但他现在竟然如此夸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