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人的种地,就像碰运气。一年收成好,全家皆大欢喜。一年收成不好,全家愁眉苦脸。

    向阳镇地理位置相对比较闭塞,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地方。在万淑贤的精心照料下,包菜长得翠绿干净,在万淑贤的眼中,它们好看得就像一块翠玉,可就是没有销路。

    原因就种植了陈子奇一家,买客也不会跑到这个地方来收菜。

    陈子奇只好抽出身来,到处跑销路。他和万淑贤拉着包菜到静宁县赶市场。这是一个辛苦的活!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第一次,陈子奇和万淑贤晚上打着手电桶,穿着雨鞋,铲了满满的一三轮车的包菜,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们拉着菜到静宁县城菜市场上去卖。

    向阳镇距离静宁县城只有十六七公里的路程,开三轮车也得四五十分钟。你可能想象不到,大夏天的,凌晨三点出发在市场占位的他们,穿着大皮袄,北方的天气昼夜温差大,加上陈子奇开着的三轮车是敞篷的,一路上风嗖嗖的,能穿透到骨头缝里,像没穿衣服似的。只见两个戴着头盔的头在左右晃动,像两盏大灯泡。

    两人到达菜市场以后,已经是凌晨四点,菜市场上已经人流攒动,到处都是菜贩子的身影。陈子奇将菜摆放得整齐,将好看的菜放到最上面,像等着检阅似的,等待着买客的光顾。陈子奇刚落下脚,他还处于恍惚之中,不满一车厢的包菜就被一个菜贩子以一斤两块钱的价钱全部买走了,陈子奇和万淑贤对望了一眼,遗憾拉得太少。他们还处于激动的情绪中,在市场上匆匆逛了一会儿,给三个女儿买了烧鸡和锅盔,就往回赶。一路上两人分享着喜悦。

    透过头盔都能看到陈子奇咧着嘴笑的样子,陈子奇说:“我还没想到,包菜卖得这么快,看来今年是种对了,这么算下来要比种麦子划算太多。”

    万淑贤说:“趁价钱美气,咱今天再铲一车。”

    陈子奇说:“咱这次要铲一满车下去,装成一袋一袋的,车上拉得多。”

    村里人好打听,陈子奇也骄傲地分享着包菜有多抢手,再一听价钱,眼睛都变红了。村民们听得出神,恨不得他们一天就能种出一亩包菜出来。

    陈子奇和万淑贤又铲了美美的一车包菜,拉到静宁去卖,这次他们已经轻车熟路。据陈子奇观察,包菜之所以售卖快,是因为市场有需求,但是供应的数量太少,所以价钱美气,走得快。

    这次卖完后,有一个大卖主找到了陈子奇,他穿着一身灰色的西装,腋下夹着一个黑色的小钱包,看上去鼓鼓的,一看就是一位大老板。他询问陈子奇家里种了多少亩包菜,陈子奇为人实在,一五一十地跟对方说明了情况。

    那位大老板听口音是外地人,不是本地人,像是河南一带的人。陈子奇在西安的那一年,就跟河南人打过交道,他对河南人非常有好感,因为河南人的勤劳和魄力。他以前觉得如果出国跟出省一样简单的话,全世界也会遍布河南人的足迹。一个河南人,居然能找到向阳镇这么一个偏僻的小镇上来收菜,还找到了陈子奇这个不起眼的菜农。

    陈子奇很擅长与人打交道,无论是谁,他都能聊得起来,最后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位河南老板到陈子奇家的包菜地里做了考察,爽快地决定要陈子奇家地里的全部包菜。很快一辆大卡车开到了陈子奇家的地头。在附近干活的村民,看到陈子奇家的地头停了一辆大卡车,很稀奇地放下手头的活,纷纷跑过来打听。一听到陈子奇的包菜以两元钱的价格,要被菜贩子收走,羡慕不已,瞬间看到自己家地里的玉米棒子都不顺眼了。

    120天的包菜长得要比60天和80天的包菜大,菜里的水分含量也很高,亩产要六七千斤,以两元一斤的价格,一亩包菜能卖到一万二左右,两亩包菜就能卖到两万四。这完全是十亩麦子都达不到的产量啊。陈子奇一下子从一个千元户,成为了万元户。万淑贤看着一片狼藉的包菜地,嘴咧得像半个烂碗,像是笑傻了似的。

    陈子奇掐了一下万淑贤的人中:“这不是在做梦,这是真的,看你那样子,你是傻了似的。明天就给你去买呢子大衣。”

    万淑贤说:“呢子大衣后面再说,我再想明年咱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