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哪里能背下全部的,只不过…目光所及之处的这些书籍,都是他刻意摆放的…是前世早已背下过的,至于那些生僻的,早就藏了起来。

    曹节再一次环视周遭…乍一听起来,他觉得一个六岁孩童,能背下所有古籍是一件很扯蛋的事儿,可偏偏…就连生僻字颇多,极难背诵的《孙子兵法》,曹铄都一字不落的背了出来…他意识到,或许曹家真的出现了一个…记忆力震古烁今,逆天卓绝的绝世神童。

    “小家伙…”曹节已经不称呼他为孺子,而是改成了小家伙,言语中关系拉近了不少。“古籍不单单只是用作背诵的,还需要理解,比如…这《孙子兵法》,你能背下来?却又能读懂几分呢?”

    曹节的目光幽幽的望着曹铄,面颊中带着几分质疑。

    “七、八分吧!”曹铄的小脑袋一摇一晃,仿似私塾里的弟子。“有的篇幅,也能理解到九分…”

    呃…曹嵩差点一口气没有提上来…

    你…你…你?不过垂髻之年的孙儿?竟敢大言不惭的言道…可以理解把《孙子兵法》理解到七、八分…还…还有的篇幅能理解到九分?九?九分!

    曹嵩自问…当今天下,就是名声在外的将军皇埔嵩、朱儁、卢植也未必敢如此夸下海口吧?

    ……

    唔…有趣。

    曹铄的自信,反而让曹节对他越发的好奇…有那么一刹那,他甚至真的信了。

    晃了下神儿,曹节双手展开《孙子兵法》的竹简,粗略扫过一遍,遥记得,当年“干爹”曹腾教他《孙子兵法》时,着重解析的其中一句…

    心念于此,曹节指向竹简上的一段,开口询问。

    “小家伙,你且看看这句——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这一段讲述的是两军交战胜利的五个维度,道、天、地、将、法,此间?你能明白几成?”

    “九成。”曹铄那稚气的声音又起,整个人自信满满,当下直接开始解析“曹节爷爷可听说过?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唔…退?退避三舍?

    曹节点了点头,有些惊讶,难道,一个六岁的孩童?就…就懂得引经据典?想到这里,他望向曹嵩…现在的曹嵩,整个人是懵的,孙儿曹铄今天的表现,已经完全超过了他的认知…现在竟又要用春秋时期的战事?来详细讲解、诠释么?晋…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