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维琏看了一眼默不作声的杨琮,对着侃侃而谈的杨三生来了兴趣。

    在邹维琏看来,封赏杨三生为游击也只是为了笼络杨琮的心。

    毕竟一个十几岁的毛孩子能懂什么,给他封一个游击将军已经是自己格外开恩,没期望这小子有什么本事,只要不给自己惹祸就行。

    没想到杨三生这小子表现得这么积极。

    “巡抚大人指挥我等剿灭红夷大军和巨寇刘香,立下大功,朝廷的封赏不日将至。

    届时,巡抚大人必将被招入京师,何必在此时惹恼了那郑家兄弟,万一惹恼了那郑家兄弟,这郑家兄弟又复为海寇,不是给巡抚大人脸上抹黑吗?!”

    (邹维琏,生年不祥,猝于1635年,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大约35岁左右,如今邹维琏60岁左右,因其剿灭海寇有功,被调入京城,但被温体仁所忌罢官,于崇祯八年复起为兵部右侍郎,未上任,而卒。)

    对杨三生来说,邹维琏是个办实事的好官,此人有能力,有本事。

    如果因为郑芝龙的事,让邹维琏继续待在福建不走的话,这对杨三生父子来说,会极大的拖累他们持续发展笨港、大员岛以及澎湖。

    所以剿灭郑芝龙必然不能急于一时,且郑芝龙本身的实力也强劲,现在他们和郑芝龙鱼死网破的话,最后只会便宜了他人。

    “哈哈哈,说得好,看来你当真是为了本官考虑良多!”

    听完杨三生的话,邹维琏瞬间大笑起来。

    可邹维琏没笑几秒钟,突然神色一变,怒斥道。

    “好你个杨三生!真是狂妄至极!无知小儿!尔等明知那郑芝龙心怀不轨!却还想养寇自重,当真以为本官的剑不利否!”

    被邹维琏突然训斥,杨三生一愣,他没想到自己会被邹维琏骂的狗血淋头。

    “犬子年幼无知,请大人恕罪!”

    此刻,杨琮立马跪地求情,同时右手也拽着杨三生的衣服,让他也立马下跪。

    被自己的父亲一拉,杨三生这才反应过来,急忙向邹维琏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