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帽筒器口就是同末光初那个年代的经典代表,器物口沿还描了金,金口下方是一圈如意晕头,之后是折枝花叶纹,蝙蝠纹,福字纹,寿字纹。

      镂空的孔是海棠花纹的,孔口外还描了边。

      所有的这些图案又是用缠枝莲花纹给勾连起来的,“福寿连绵”的寓意,那是要多好就有多好。

      唯一的不足就是底款的六字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倒不是说底款仿得不够好,而是雍正年间压根就没有这样的器型,两相结合一看,就感觉写底款这位笔力虚浮,不够健劲有力,似乎透着一股子心虚。

      不过除了这一点瑕疵外,整个物件儿的仿造档次都是向着雍正官窑看齐的,工艺精湛,画工精美不说,矾红的花叶还渲染出了层次。

      虽然在周至的眼里,这对瓷器在画工上有所进步,但是依旧是一种“出格”,换句话说就是仿品没有仿到十分,除了心虚的雍正年号寄托款,其它一切,从器型到画工到色彩,都以迎合讨好同光年间大家对瓷器的审美为目的。

      这就仿得有些离谱了。

      不过这物件儿在冯仓等人的眼里,却是比正宗的雍正矾红瓷器更“好看”,比之前那对将军罐更加缤纷热闹,当然乐意替换。

      这也让马爷对着周至暗暗竖起大拇指,周至一通吹嘘,转眼同治官窑换光绪民窑,就给他省了一万多块。

      最终冯仓又选了一对黄花梨的四方供凳,以及两件“不容易摔坏”的铜胎掐丝珐琅的鼎式炉,一方一圆,和画桌摆放到一起,那视觉效果也是没谁了。

      “画桌后面的墙上好像可以挂点什么东西……”冯仓感到非常满意。

      “挂画啊。”周至觉得自己家里的《坐龙图》配上这一套那逼格绝对拉满,不过那东西不可能再从自己的手里放出来,只能给冯仓提出建议:“按老习俗,冯哥办公室应该挂个八尺大中堂,那才叫气派。”

      “挂画儿吗?”刘正匀也在摸着下巴琢磨:“我觉得大家都在挂画,因此已经俗了……不如……挂个龙袍?”

      周至都想哭了,这年头挂字画成了俗气,挂龙袍反倒成了雅致了?

      不料江武王烁潘石崖一致叫好,都说这个主意很不错,非常能够体现公司的堂皇大气。

      而让周至更加料想不到的是京城里边拥有龙袍的藏家还不在少数,马爷打了两个电话,就扫听到了好几件,这东西还分了朝服吉服章服便服好些个种类,价格更是低到周至不敢相信,最便宜的一件酱色地刺绣彩云金龙纹的吉服,对方只开价了九千五。

      听说这么便宜冯仓几人又来劲了,让周至和马爷讲讲龙袍里头的门道。

      于是周至只好告诉他们,理论上,只要皇帝穿过的衣服,都可以称作龙袍,但是其中最好的,等级最高的,当然是正殿御朝时候的大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