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文都有些担心这鱼长期处于结冰的水下会不会缺氧,事实上证明天池是没有什么鱼的,倒不是完全没有,而是数量极少,何立文为此还特意进入神魂空间扫描了一次,只有数量极为稀少的鱼类,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来到这天池的,因为天池是没有河道连通的,所以理论上是应该没有鱼的,而且这种存在环境,一方面水温极低,得适合这种低温环境的鱼才可以生存,另外水体不流动,也因为长年冰封,含氧量肯定低,也只有少量靠近石头的冰可能因为太阳晒到石头的时候旁边会融化一圈,但是这种氧气的补充就太少了。
所以当其中一个朝臣提出钓鱼的时候何立文直接否决了:“这里长年冰封,也没有河道连通,基本上是不会有鱼的,就算有,数量也极少,毕竟像这样的环境鱼的吃食都是问题了。”
何立文倒没有解释含氧量这些问题,不适合和这些老人说。
不过好在大家也只是出来游玩一下,何立文原本想滑冰的,但是还是放弃了,一方面基本上是老人,年轻点的就三个妃子,总不可能何立文带着三个妃子去玩不是,当然士兵是年轻的,只是这些是负责安全的,皇上在这儿估计也没有能放开来玩。
等快吃饭的时候一行人才上来,不过等何立文等人上来以后便发现一个传令兵正在搓着手等着,等何立文到了以后这才敬礼道:“报告将军,前线军报,我本来准备下去,不过看到将军正在上来就没下来了。”
何立文回礼后接过军报才问道:“怎么穿的衣服不够吗?感觉你有些冷的样子。”
“回将军,没有,只是前面是跑步上来的,这山风一吹稍微有点冷,这会好多了。”传令兵激动的回答道,毕竟一个十万人的统帅对普通士兵的关怀可是很少的。
“如果冷就说,我让安排衣服,不要硬扛。”何立文一边说一边看军报。
军报是第三军的两个师发过来的,汇报的情况与何立文昨天上午过去观察到的情况差不多,不过应该是昨天中午发出的,这一天传到这五六百里地的地方已经是非常快的了。
军报内容相对简单,第一就是高句丽援军除了后勤部队没有进入伏击圈以外,已经全部包围在伏击圈内,第二就是息城已经攻破,死敌三千余人,俘虏将近两万人,自身几乎没有伤亡,这次是直接炮击轰开城门以后,没有多久息城内的高句丽守军就整个打白旗投降了,已经在安顿俘虏与布置防御并将转入对高句丽援军的围歼作战,估计两到三天时间解决援军,作战计划是整体迫降,第三师一个旅(前面准备打援以及作为机动兵力的一个团对应的旅)已经准备穿插到后方防止可能出现的援军,另外前面负责助攻的旅向包围圈行动,准备协助整体迫降。
至于选择迫降的原因军报也说明了,一方面是高句丽援军只携带了行军干粮,估计最多够三天所用,第二则是士气低迷,第三就是利用息城所擒获的高句丽将领来劝降,第四就是第一师准备截断山上流下去的水源,这样估计高句丽援军有可能一天左右就断水,这个和当时在吐谷浑所采用的策略大致是相同的。
唯一的差别是当时吐谷浑是背靠青海湖的,水源不会被阻断,这里则是依靠山水溪水的话,如果山上一阻断水源,山下就会缺水了,干粮肯定不会多,水源再断绝,加上突围无望,息城又不到半天便陷落了,这迫降计划显然是可行的,如果不降的话再去打也不迟,水尽粮绝打起来自然更容易。
何立文签收后便让传令兵留下吃完饭再回去复命,毕竟咱干粮不太好。
然后将军报直接带过来递给李渊让他自己看,李渊也只是简单扫了一下:“不错啊,不到半天拿下息城,这回沿江的高句丽军想撤退都难了,息城已经没了,息城往北这一线唐军会迅速补上,除非他们有足够的海船从海上撤退。”
“沿江有十来万人,从海上撤退不太现实,而且估计第二军也已经在行动了,他们机会与时间都不多,就算有足够的船来撤退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了,等他们一收缩第二军必然趁机渡河咬住他们,能跑掉一些将领就算他们幸运的了。”
“那高句丽就算基本上解决了?”李渊笑眯眯地看向何立文问道。
“差不多了吧,剩下的也就是几万兵力不到十万了,估计高句丽王城以南的部队都会被荣留王调到王城,接下来估计只需要搞定高句丽王城就可以了,唐军就可以全面接手高句丽了。”
“高句丽王城最多也就是一天的事情吧。”
所以当其中一个朝臣提出钓鱼的时候何立文直接否决了:“这里长年冰封,也没有河道连通,基本上是不会有鱼的,就算有,数量也极少,毕竟像这样的环境鱼的吃食都是问题了。”
何立文倒没有解释含氧量这些问题,不适合和这些老人说。
不过好在大家也只是出来游玩一下,何立文原本想滑冰的,但是还是放弃了,一方面基本上是老人,年轻点的就三个妃子,总不可能何立文带着三个妃子去玩不是,当然士兵是年轻的,只是这些是负责安全的,皇上在这儿估计也没有能放开来玩。
等快吃饭的时候一行人才上来,不过等何立文等人上来以后便发现一个传令兵正在搓着手等着,等何立文到了以后这才敬礼道:“报告将军,前线军报,我本来准备下去,不过看到将军正在上来就没下来了。”
何立文回礼后接过军报才问道:“怎么穿的衣服不够吗?感觉你有些冷的样子。”
“回将军,没有,只是前面是跑步上来的,这山风一吹稍微有点冷,这会好多了。”传令兵激动的回答道,毕竟一个十万人的统帅对普通士兵的关怀可是很少的。
“如果冷就说,我让安排衣服,不要硬扛。”何立文一边说一边看军报。
军报是第三军的两个师发过来的,汇报的情况与何立文昨天上午过去观察到的情况差不多,不过应该是昨天中午发出的,这一天传到这五六百里地的地方已经是非常快的了。
军报内容相对简单,第一就是高句丽援军除了后勤部队没有进入伏击圈以外,已经全部包围在伏击圈内,第二就是息城已经攻破,死敌三千余人,俘虏将近两万人,自身几乎没有伤亡,这次是直接炮击轰开城门以后,没有多久息城内的高句丽守军就整个打白旗投降了,已经在安顿俘虏与布置防御并将转入对高句丽援军的围歼作战,估计两到三天时间解决援军,作战计划是整体迫降,第三师一个旅(前面准备打援以及作为机动兵力的一个团对应的旅)已经准备穿插到后方防止可能出现的援军,另外前面负责助攻的旅向包围圈行动,准备协助整体迫降。
至于选择迫降的原因军报也说明了,一方面是高句丽援军只携带了行军干粮,估计最多够三天所用,第二则是士气低迷,第三就是利用息城所擒获的高句丽将领来劝降,第四就是第一师准备截断山上流下去的水源,这样估计高句丽援军有可能一天左右就断水,这个和当时在吐谷浑所采用的策略大致是相同的。
唯一的差别是当时吐谷浑是背靠青海湖的,水源不会被阻断,这里则是依靠山水溪水的话,如果山上一阻断水源,山下就会缺水了,干粮肯定不会多,水源再断绝,加上突围无望,息城又不到半天便陷落了,这迫降计划显然是可行的,如果不降的话再去打也不迟,水尽粮绝打起来自然更容易。
何立文签收后便让传令兵留下吃完饭再回去复命,毕竟咱干粮不太好。
然后将军报直接带过来递给李渊让他自己看,李渊也只是简单扫了一下:“不错啊,不到半天拿下息城,这回沿江的高句丽军想撤退都难了,息城已经没了,息城往北这一线唐军会迅速补上,除非他们有足够的海船从海上撤退。”
“沿江有十来万人,从海上撤退不太现实,而且估计第二军也已经在行动了,他们机会与时间都不多,就算有足够的船来撤退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了,等他们一收缩第二军必然趁机渡河咬住他们,能跑掉一些将领就算他们幸运的了。”
“那高句丽就算基本上解决了?”李渊笑眯眯地看向何立文问道。
“差不多了吧,剩下的也就是几万兵力不到十万了,估计高句丽王城以南的部队都会被荣留王调到王城,接下来估计只需要搞定高句丽王城就可以了,唐军就可以全面接手高句丽了。”
“高句丽王城最多也就是一天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