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中条山东线激战正酣。重机枪和轻机枪组成的交叉火力,形成密集的弹雨,在阵地前面凝聚成特有的烟雾。伴随手榴弹的的爆炸声、迫击炮声、掷弹筒声、九二步兵炮声、野战炮声,战场上形成了各种武器的“试验场”。而战场上步枪的射击声几乎听不出单个的音响,尤其是天上还有轰炸机和航弹特有爆炸声,组成了死亡的大合唱。
日军疯狂的进攻,战壕内守军顽强的防守。前沿指挥所一名团长,声嘶力竭喊道:“我需要炮火支援!我需要炮火支援!”这时一名作战参谋禀告:“报告团座,一营的联系中断了!”“命令警卫连迅速支援一营!马上抢修电话线!”团长大声喊道。
一颗航弹在旅部指挥所上面爆炸,爆炸的气浪把里面的人震得几乎站立不稳,尘土纷纷飘落。该旅长手里拿着电话,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大声喊着:“师座!师座!我部全线危机,我需要炮火支援,我需要援兵!”这时一名参谋惊慌禀告:“旅座,一团阵地被突破了,”“命令立即把日军反击下去,旅部警卫营立即进入一团阵地支援作战。”
以上场面是王屋山东南方向打鼓岭132师战斗的场面,他们已经顽强的鏖战了8天。日军第80师团在正面强攻了8天。起初日军经过两天的试探性进攻,很快便查清楚对面的守军的战斗力,因此日军陆续投入进攻兵力。
最初经过几天战斗,日军在历山防线受阻,攻击不利而且损失惨重。但是在板横山至打鼓岭一线,日军感觉对面的守军防守不强,因此陆续投入兵力发动强攻。日军为了加强攻势,从担任历山防线进攻的70师团抽调了一个旅团和一支炮兵联队,投入打鼓岭防线。
战至第5天,日军投入了两个师团,对打鼓岭一线防守的132师、133师发动了强攻。连续作战8天,西北侧防守的133师已经战损五分之二,而备受压力的132师已经战损一半,其中校军官就战死了6名,可以说防守已经达到极限。
132师、133师是在杨虎城嫡系部队的基础上组建的,由于王德彪和杨虎城的私人关系,二位师长暗地里投靠了王德彪,因此这两师人马不仅齐装满员,而且武备情况也得到了格外照顾,确切说他们已经成为王德彪的准嫡系部队。
而防守在板横山的138师,是一支东北军改编的部队,他们进入中条山放线比较晚,是去年七、七事变后进驻的。当时138师进驻后,人员只有6000人。王德彪给他们补充了人员,补充了大量的武器弹药,成为齐装满员的建制部队。考虑到他们的战斗力较弱,因此王德彪把他们放在板横山防线。由于板横山防线地势险要,因此他们的防守压力要相对好一些。
历山防线,步兵第一师、第二师打的非常漂亮,因此指挥部对历山防线非常放心。几天的作战,指挥部把焦点都集中在打鼓岭一线。
就在昨天,打鼓岭一线已经出现危机,因此指挥部命令138师,抽调一个团火速支援132师作战。一开始138师师长拖延,但是在杨效欧的严令下,该师长无奈派出一个团,可是一天过去了,增援的这个团迟迟没有到达132师防守阵地,而且这个团依然在路上。
夜色中,东郭镇中条山防线指挥部外面,总指挥杨效欧正在和副总指挥彭先云话别。“彭参谋长,目前东线十分危急,川军312师、313师,先头部队刚刚到达战线后方,大部队还在路上,派你去就是协调指挥。目前日军在东线陆续增兵,战局会十分危险,你要千万小心。”杨效欧握着彭先云的手严肃说。
彭先云说:“总指挥,目前日军也看到了我们的软肋,东线日军不断增兵、攻势不断加强就是证明。132、133师已经苦战了7天,他们的损失相当严重。日军在历山一线受阻后,一定会陆续把重兵投入东线作战,情形已经十分危急,我建议把川军全部投入东线作战,确保防线的安全。”
杨效欧说:“日军在历山防线受阻后,步兵第一师、第二师的压力会减轻,当初我们判断日军重点进攻历山防线的想法,随着战局的变化而改变,显然日军改变了原来的作战计划,而把主攻防线放在了打鼓岭。因此我们的作战计划也要做相应调正,你走后我动手在第一师、第二师抽出部分兵力,组成战区预备队,我们手里必须有一支预备队。”
双方告别,彭先云敏捷的骑上战马,率领几名随行人员消失在夜色中。黎明时分他们到达横河镇。恰好川军312师一支先头团也到达此地,彭先云和川军先头团相遇后,二话没说,命令川军先头团跟随自己火速向打鼓岭方向开进。
部队天亮行军,很快被日军轰炸机发现。军情紧急,彭先云命令部队强行军,不要在乎日机的轰炸。中午时分他们到达了黄石沟,此处距离打鼓岭还有10公里,恰巧他们碰到了138师增援的那个团。
一片树林内,彭先云见到那位团长劈头就问:“军情如此紧急,一天一夜你们为什么才走到这里,军令如山倒难道你不知道吗?”这位团长满不在乎说:“副总指挥,白天日机轰炸猛烈,因此我只能利用夜晚行军,我们到达这里已经不错了,现在我们已经伤亡了200多人。”
一向温和的彭先云顿时怒火中烧,他见眼前满不在乎的团长,一丝杀机涌上心头,只见他大喝一声来人:“立即把他给我拿下!”跟在后面的川军团长一挥手,上来几名属下直奔那位团长而去。那位团长的警卫员和属下纷纷拔枪。
川军团长挥枪打倒了两名警卫员大声喊道:“他妈的谁在动,我就打死谁。”川军团长换装后,其卫队装备的是清一色冲锋枪,双方剑拔弩张、大有火拼的味道。这时彭先云走上前,威严的注视对方,或许对方本身就心虚,不少军官放下枪。
日军疯狂的进攻,战壕内守军顽强的防守。前沿指挥所一名团长,声嘶力竭喊道:“我需要炮火支援!我需要炮火支援!”这时一名作战参谋禀告:“报告团座,一营的联系中断了!”“命令警卫连迅速支援一营!马上抢修电话线!”团长大声喊道。
一颗航弹在旅部指挥所上面爆炸,爆炸的气浪把里面的人震得几乎站立不稳,尘土纷纷飘落。该旅长手里拿着电话,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大声喊着:“师座!师座!我部全线危机,我需要炮火支援,我需要援兵!”这时一名参谋惊慌禀告:“旅座,一团阵地被突破了,”“命令立即把日军反击下去,旅部警卫营立即进入一团阵地支援作战。”
以上场面是王屋山东南方向打鼓岭132师战斗的场面,他们已经顽强的鏖战了8天。日军第80师团在正面强攻了8天。起初日军经过两天的试探性进攻,很快便查清楚对面的守军的战斗力,因此日军陆续投入进攻兵力。
最初经过几天战斗,日军在历山防线受阻,攻击不利而且损失惨重。但是在板横山至打鼓岭一线,日军感觉对面的守军防守不强,因此陆续投入兵力发动强攻。日军为了加强攻势,从担任历山防线进攻的70师团抽调了一个旅团和一支炮兵联队,投入打鼓岭防线。
战至第5天,日军投入了两个师团,对打鼓岭一线防守的132师、133师发动了强攻。连续作战8天,西北侧防守的133师已经战损五分之二,而备受压力的132师已经战损一半,其中校军官就战死了6名,可以说防守已经达到极限。
132师、133师是在杨虎城嫡系部队的基础上组建的,由于王德彪和杨虎城的私人关系,二位师长暗地里投靠了王德彪,因此这两师人马不仅齐装满员,而且武备情况也得到了格外照顾,确切说他们已经成为王德彪的准嫡系部队。
而防守在板横山的138师,是一支东北军改编的部队,他们进入中条山放线比较晚,是去年七、七事变后进驻的。当时138师进驻后,人员只有6000人。王德彪给他们补充了人员,补充了大量的武器弹药,成为齐装满员的建制部队。考虑到他们的战斗力较弱,因此王德彪把他们放在板横山防线。由于板横山防线地势险要,因此他们的防守压力要相对好一些。
历山防线,步兵第一师、第二师打的非常漂亮,因此指挥部对历山防线非常放心。几天的作战,指挥部把焦点都集中在打鼓岭一线。
就在昨天,打鼓岭一线已经出现危机,因此指挥部命令138师,抽调一个团火速支援132师作战。一开始138师师长拖延,但是在杨效欧的严令下,该师长无奈派出一个团,可是一天过去了,增援的这个团迟迟没有到达132师防守阵地,而且这个团依然在路上。
夜色中,东郭镇中条山防线指挥部外面,总指挥杨效欧正在和副总指挥彭先云话别。“彭参谋长,目前东线十分危急,川军312师、313师,先头部队刚刚到达战线后方,大部队还在路上,派你去就是协调指挥。目前日军在东线陆续增兵,战局会十分危险,你要千万小心。”杨效欧握着彭先云的手严肃说。
彭先云说:“总指挥,目前日军也看到了我们的软肋,东线日军不断增兵、攻势不断加强就是证明。132、133师已经苦战了7天,他们的损失相当严重。日军在历山一线受阻后,一定会陆续把重兵投入东线作战,情形已经十分危急,我建议把川军全部投入东线作战,确保防线的安全。”
杨效欧说:“日军在历山防线受阻后,步兵第一师、第二师的压力会减轻,当初我们判断日军重点进攻历山防线的想法,随着战局的变化而改变,显然日军改变了原来的作战计划,而把主攻防线放在了打鼓岭。因此我们的作战计划也要做相应调正,你走后我动手在第一师、第二师抽出部分兵力,组成战区预备队,我们手里必须有一支预备队。”
双方告别,彭先云敏捷的骑上战马,率领几名随行人员消失在夜色中。黎明时分他们到达横河镇。恰好川军312师一支先头团也到达此地,彭先云和川军先头团相遇后,二话没说,命令川军先头团跟随自己火速向打鼓岭方向开进。
部队天亮行军,很快被日军轰炸机发现。军情紧急,彭先云命令部队强行军,不要在乎日机的轰炸。中午时分他们到达了黄石沟,此处距离打鼓岭还有10公里,恰巧他们碰到了138师增援的那个团。
一片树林内,彭先云见到那位团长劈头就问:“军情如此紧急,一天一夜你们为什么才走到这里,军令如山倒难道你不知道吗?”这位团长满不在乎说:“副总指挥,白天日机轰炸猛烈,因此我只能利用夜晚行军,我们到达这里已经不错了,现在我们已经伤亡了200多人。”
一向温和的彭先云顿时怒火中烧,他见眼前满不在乎的团长,一丝杀机涌上心头,只见他大喝一声来人:“立即把他给我拿下!”跟在后面的川军团长一挥手,上来几名属下直奔那位团长而去。那位团长的警卫员和属下纷纷拔枪。
川军团长挥枪打倒了两名警卫员大声喊道:“他妈的谁在动,我就打死谁。”川军团长换装后,其卫队装备的是清一色冲锋枪,双方剑拔弩张、大有火拼的味道。这时彭先云走上前,威严的注视对方,或许对方本身就心虚,不少军官放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