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大学附属鸿达医院的国际会议厅内,气氛热烈而紧张。

    张雅雯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台下来自世界各地的医学专家,心跳不自觉地加快。

    这是她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介绍“疗愈医学”在艾滋病治疗方面的突破性进展。

    “女士们,先生们,”张雅雯开口道,声音坚定而有力,“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个可能彻底改变艾滋病治疗方式的新方法。”

    随着她的讲解,会场内的气氛逐渐升温。

    有人露出惊讶的表情,有人低声讨论,更有人频频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然而,就在张雅雯即将结束演讲时,一个尖锐的声音突然打断了她。

    “张医生,”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站起身,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质疑,“你的理论听起来很有趣,但是你有什么具体的数据支持吗?一个案例并不具有说服力。”

    张雅雯早有准备,她从容不迫地回答:“约翰逊教授,我理解您的疑虑。事实上,我们已经开始了小规模的临床试验,初步结果非常令人鼓舞。”

    她点击遥控器,屏幕上显示出一组复杂的数据图表。

    “这是我们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了‘疗愈医学'对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的积极影响。”

    会场再次陷入热烈的讨论中。

    张雅雯注意到,坐在前排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专注地盯着屏幕。

    眼神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演讲结束后,那位老者主动走上前来。

    “张医生,我是詹姆斯61霍金斯,来自哈佛医学院。”

    “你的研究非常有意思,我们能私下谈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