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娃娃沉默了一阵,终于又笑了起来,再度望向宋阳,重复道:“你活着,我便还有亲人。所以我喜欢看你,也喜欢和你说话,只是在封邑的时候,公主、郡主都在……我的意思是,她们都很好,我不想让她们想得太多。”

    说着,瓷娃娃伸手,去抚宋阳的脸庞,不嫌唐突,动作轻而又轻,一如初见时,仿佛自己稍一用力,他就会如气泡般破碎不见了。

    黎明时分,红瑶军鼓震天,镇庆全军集结城关,傅程忙碌一夜诸般准备妥当,j昂通告‘教法寺之祸”大营为护法揭竿而反,愿者追随,想要离开者发放路资绝不强留,又过一阵军中放飞信雀,传告天下红城之事。

    待清晨过后大军开拔,就此撤出红瑶城,转眼走了个干净。

    南理使团完好无损,几位首脑商量了下,都觉得留在红瑶不妥。

    按道理讲,红瑶出了一场兵变,现在叛军离去,外国使团应该停留原地,等待燕国官吏来接应后再启程,不过宋阳以己度人,如果他和景泰易地而处,眼前大好机会,派兵过来直接把南理使团屠了,然后把罪过往叛军身上一推,燕朝廷完全能对百姓交代的过去,景泰又能出口恶气,南理只有吃哑巴亏的份…………这样的机会,还是别给景泰那个疯得好,反正使节随身带了国书与通关印鉴,干脆也不等燕吏,直接启程,赶赴下一座大城,先离开这座是非之地再说。

    四天之后,傍晚时分,景泰刚用过晚膳,正在书房里和小虫说笑闲聊,当朝重臣温锦迁忽然赶来求见,把镇庆叛逆之事呈上。

    刚听到一半,景泰就笑了:“南理使团还留在红瑶么?好机会……”

    温锦迁小心翼翼地摇头:“转天清早,使团就自行启程,现在已经走过三城。”

    至少有三座大城的燕民都知道南理使团还在,想屠灭嫁祸的办法自然也就行不通了,景泰耸了耸肩膀,有些失望的样,喃喃嘟囔了句‘南理人倒不傻”跟着对温锦迁摆手道:“继续讲。”

    等大臣将有关红瑶遇袭、教法寺僧众惨死、镇庆举起‘护法,义旗等等所有消息尽数说过,景泰皇帝挑起了一根眉毛:“他们打出的旗号,当真是护法?”说着,他又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