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其秉性仁善,检阅卫士这一件小事,都能找到施恩于下的点,在皇爷爷那里,更是大大的加分。

    如果说懿文太子薨逝后,祁元詝在皇祖父面前为自己树立的人设就是纯孝仁厚的话,那么赵王世子祁元询现在同样是在用事实证明他足以成为这个国家的合格继承者。

    而且,祁元询相比于祁元詝,是有优势的!

    祁元询的父亲赵王健在,在光幕那里得到的评价同样很高。

    天子培养的下一代继承人如懿文太子、祁元詝本人、包括当年被送到京师抚养的诸多藩王世子,晓兵事,但只是略通,如何治国才是要务。

    天子本人以武定鼎,治国手段很是严酷,然而他又清楚地知道,一直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下一任的天子,一定要与民休息。

    赵王的施政手段同天子太过相似——古来天子,一向是喜欢“肖我”而不是“不类我”的继承人的,当今天子就看得很开,与他相比,国朝未来的天子,就不能像他一样逼得太紧了,要宽仁治国——虽然不符合天子本身的规划,但是能保国朝昌盛。

    赵王世子又是自幼长在天子身边的,是按照天子对各系继承人的培养要求抚养长大的,就是祁元詝再怎么不愿意承认,也不得不认清事实——赵王和赵王世子加起来,在天子眼中的分量一定不轻,储君之位,怕是很快就要尘埃落定了。

    这个事实,在天子诏未就藩的诸藩王、诸王世子分阅奏折,习理政事的时候,得到了证实。

    还有几日就到十一月了,诸王留京,已有两、三月之久。

    入京的十王都是年长的皇子,即便是之前懿文太子薨逝、议立储君的时候,他们都没有留京这么久。

    上次是祁元詝这个皇孙被册立为太孙,藩王们自然是莫要留在京城碍人眼的好,而现在,他们依旧留京,只能说,天子想要重新册立年长的皇子为储君,也不需要赶皇子们离京,让他们议论。

    虽然天子的数次安排,都是集体考校,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谁在这次考校里比较重要。

    祁元詝心里明白,天子冷落他是为了他好,否则的话,他的那些没有一个省油的灯的皇叔们,迟早能让他连哭都不哭出来。

    可是,就算他再怎么“纯孝仁厚”,也不可能在被废了太孙之位以后,还保持正常的心态。

    祁元詝心理失衡了。

    所以,这次诸王并藩王世子分阅奏折,他一定要好好表现。

    以他被懿文太子当成继承人教导、又在之前接受了一年多的储君教育的基础来说,一定能让众皇叔、堂兄弟在他面前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