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和水沿着排污口进入后面的沼气池中,在里面进行发酵,同时会产生沼气,这些沼气可以供给羊圈和鸡棚鸭舍照明灯供电。

    最后经过发酵的粪便可以给果园的果树提供有机肥,是一个整体生态循环。

    当然了,这个不是安北平想到的,而是他的父亲安孝忠想到的,并且这沼气池也是之前果园就已经修建好的,只是一直闲置着没有用。

    至于说为什么果园里面会修建沼气池,这说来就话长了,还得说到当初主导果园修建的乡长,他其实是一个很有抱负的领导。

    在修建果园的时候,就提出类似“桑基鱼塘”生态循环发展的理念,要搞果园种植,林下养殖和鱼塘等共同循环发展的一套。

    其实就是和现在安北平搞的一样,种植果树,林下养鸡,鸡粪经过沼气池发酵又拿来给果树施肥。

    再加上当时国家对于修建沼气池有补助,于是当初在这片果园内,不仅修建了很多沼气池,还利用流经果园的山溪水,修建了很多池塘。

    可惜后来果园没搞起来,沼气池和鱼塘自然也就跟着荒废下来。

    后来安北平决定在果园内修建羊圈,安孝忠就建议修建在沼气池附近,方便将羊的粪便和鸡鸭的粪便运送到沼气池里面进行发酵。

    若不是因为提前打好的这些基础,安北平也不会执意要在果园内搞林下养殖等项目。

    冲洗干净羊圈,安北平又去了一趟鸡棚和鸭舍,里面积攒了几天的粪便也不少,他又一起打扫干净,还给鱼塘里的鱼喂了不少的牧草。

    忙活一个多小时,这才从果园回到老屋,此时张承文已经起床,吃过早饭,并且将锅碗洗刷干净。

    看到安北平回来,张承文看了看外面阴沉的天空,问道:“平哥,今天还要搭建架子吗?”

    安北平道:“当然要了,趁现在雨不大,赶紧把后院的菜地弄好来,否则万一后面几天一直这样下着雨,更麻烦。”

    张承文一听也是,“那我们现在砍竹子去?”

    崖底村的村民给菜地搭建架子,都是用的竹子,从来没有人用木头。

    主要是这竹子便宜,又方便,砍了也没人说什么,要是砍树的话,搞不好就会被举报。

    竹子生长的快,就算你不砍,过个几年它自己也会枯死,再加上北山有成片的竹林,随便砍都没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