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桌上放满了东西,各种大大小小的东西都有不同的寓意。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这些便不说了,摆在最显眼,距离修儿最近的地方。

    而安静的躺在桌子最角落的,是一把算盘。

    这些东西,虽然是廖梅英摆的,但廖梅英事先肯定是得到了杨永仙的吩咐才这么摆。

    可见,在杨永仙的心目中,算盘所代表的经商是他所不屑的。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没错,商人在这个时代确实地位不高。

    但任何职业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不过是时代背景不同,人为的做出了区分。

    杨若晴喜欢经商,热爱这种经营和拼搏的感觉。

    她从不觉得自己是个商人而有半分丢脸,相反,通过经商,她带着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

    通过经商,她供出了一个状元郎的弟弟。

    通过经商,她解决了村里几十个村民的就业问题,让他们摆脱了饥荒。

    她用经商赚来的钱在村后盖了一间学堂,给杨永仙这个落魄的穷酸秀才提供了一份体面的教书先生的差事。

    然并卵,在他的内心深处,竟然是如此的鄙视商人。

    杨若晴只能呵呵了,这人心啊,永远都是不知足的,永远都是隔着肚皮的。

    演戏,我也演戏,都挺好。

    “这孩子咋回事儿啊?咋啥都不抓呢?”

    人群中,有人忍不住发出了质疑。

    杨永仙笑着道:“许是挑花了眼吧,正在认真斟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