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三家祖(2/4)
“什么时候的事?”第二个文士问道。
第一个文士将从洛阳传来的消息告诉了第二个人。
虽然有些走样,大约上不差多少。
太平盛世,人们的好奇心就重。于是一起围过去打听,然后七嘴八舌的议论。浑然不知,他们所谈论的对象正坐在他们身旁。可消息倒也灵通,居然知道郑朗观摩了欧阳修、范仲淹与文彦博三人的书体。
接着就在猜第四个人是谁?接下来还有谁?
十之**将晏殊算了进去。
实际上此次郑朗所观摩的对象,根本就没有晏殊。但另一个观摩的对象,却有许多客人猜了出来,三家祖——周越。
何谓三家祖,黄庭坚初就是以周越为师的,米芾自言十岁写碑版,学周越、苏子美札,蔡襄少年时,同样师从周越。不用本人书法多了不起,仅凭做了这三人的师父,是何其的不易!
欧阳修、范仲淹等人的书法只能说自成一体,不能说是自成一家。正是这个周越,起着启上承下的作用,说严重一点,都能说他是书法艺术断层的重建者。连苏东坡的书法都受到了周越书法的影响,寻找到了以意为法,法不伤意的突破口。
一个在书法史上很关健的人物,一个在书法史上又被许多人忽视的人物。
接着又猜,居然在众人的猜测下,郑朗在京城要寻找的四人,全部猜了进去。尽管有两人同样因为岁数的关系,猜中的人很少。
江杏儿与四儿听着诸人的谈话,不住的想笑,让郑朗狠瞪了她们一眼,才将笑声吞了回去。
第二天,郑朗就去拜访了周越。
他还有一个刚去世的哥哥,叫周起,比周越名气大,曾做过礼部侍郎枢密副史,刚去世没几年。但周越的官职一直很得很小,至今才是一个国子监的博士。
同样也听到了传闻。与范仲淹他们不同,书法即便不是工具,也只是一个小道,考虑更多的是国家与政治。周越官做得很小,反而更专心于书法。他也正在猜,若是郑家子四处观摩书体,大约会找上自己吧。
正在想,就找上门了。
很有脸光,这也是代表着这个神童对自己书法的认可。并且到了京城,第一个就是找自己的,改天看到晏殊时,要与他显摆一下。很客气的将郑朗接到家中,然后坐谈书法。
欧阳修他们看得轻,谈得不多。周越看得重,又高兴,不但写字给他看,还仔细的教给郑朗一些自己心得。
第一个文士将从洛阳传来的消息告诉了第二个人。
虽然有些走样,大约上不差多少。
太平盛世,人们的好奇心就重。于是一起围过去打听,然后七嘴八舌的议论。浑然不知,他们所谈论的对象正坐在他们身旁。可消息倒也灵通,居然知道郑朗观摩了欧阳修、范仲淹与文彦博三人的书体。
接着就在猜第四个人是谁?接下来还有谁?
十之**将晏殊算了进去。
实际上此次郑朗所观摩的对象,根本就没有晏殊。但另一个观摩的对象,却有许多客人猜了出来,三家祖——周越。
何谓三家祖,黄庭坚初就是以周越为师的,米芾自言十岁写碑版,学周越、苏子美札,蔡襄少年时,同样师从周越。不用本人书法多了不起,仅凭做了这三人的师父,是何其的不易!
欧阳修、范仲淹等人的书法只能说自成一体,不能说是自成一家。正是这个周越,起着启上承下的作用,说严重一点,都能说他是书法艺术断层的重建者。连苏东坡的书法都受到了周越书法的影响,寻找到了以意为法,法不伤意的突破口。
一个在书法史上很关健的人物,一个在书法史上又被许多人忽视的人物。
接着又猜,居然在众人的猜测下,郑朗在京城要寻找的四人,全部猜了进去。尽管有两人同样因为岁数的关系,猜中的人很少。
江杏儿与四儿听着诸人的谈话,不住的想笑,让郑朗狠瞪了她们一眼,才将笑声吞了回去。
第二天,郑朗就去拜访了周越。
他还有一个刚去世的哥哥,叫周起,比周越名气大,曾做过礼部侍郎枢密副史,刚去世没几年。但周越的官职一直很得很小,至今才是一个国子监的博士。
同样也听到了传闻。与范仲淹他们不同,书法即便不是工具,也只是一个小道,考虑更多的是国家与政治。周越官做得很小,反而更专心于书法。他也正在猜,若是郑家子四处观摩书体,大约会找上自己吧。
正在想,就找上门了。
很有脸光,这也是代表着这个神童对自己书法的认可。并且到了京城,第一个就是找自己的,改天看到晏殊时,要与他显摆一下。很客气的将郑朗接到家中,然后坐谈书法。
欧阳修他们看得轻,谈得不多。周越看得重,又高兴,不但写字给他看,还仔细的教给郑朗一些自己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