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五十二章 昆仑关(中)(2/4)
三十二个人头往辕门外旗杆上一挂,数万宋军一个个鸦雀无声,连大声喧哗的人都没有。
狄青却看着南方,哪里有一山,叫昆仑山,非是西域的昆仑山,而是位于宾州与邕州交际处的昆仑山。
郑朗去了西北,感到关卡作用下降,也有道理,人类活动脚步扩大,例如东南重关昭关,在南北朝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自宋朝大开江东圩后,诸多圩田兴起,南方不再是一片湖荡子,昭关作用便消失了。再比如荥阳虎牛关,三英战吕布,李世民大战窦建德,但随着宋朝的开发,虎牢关作用也在下降。不过有的雄关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会在很长时间发挥着作用。例如平型关,或者昆仑关。
大明山山势高大,林深藤茂,大军很难穿过,相比于大明山,余脉昆仑山情况要稍好一点,最高处仅三百余米。然而因为树林稠密,行人仍然还难通过。仅在中间有一处小小的隘道,地势十分险恶。
据传自汉朝时就在此设立戍所,宋朝军事不行,但最善长的便是守城之道,南方诸官员立即看到此处的重要性,在此设置昆仑关、长山驿、大央岭驿、金城驿、归仁驿等驿站关隘。这也是昆仑关名词正式出现在人间。
狄青就将视线放在昆仑关上。
侬智高自邕州杀进杀出,居然对此处一点也没有经营,让狄青感到很奇怪,是幸事,也是耻辱。连昆仑关重要性都没有看出来,可想侬智高的军事修养,但就是此人,居然将两广闹得天翻地覆。一对比,南方宋朝官员与将领的素质低到什么地步?
狄青大军南下,侬智高这才亡羊补牢,抢先派兵修昆仑关,那有那么快就修好的,似乎派的兵力还不多。狄青派了两个斥候关去侦查。来自特务营的,狄青对南方诸多土兵不相信,郑朗也不相信,天知道这些土兵会不会被敌人收买,将军队带到绝路上,两广的绝路不要太多。于是让戚林等八名熟悉这里地形的斥候一一浮出水面,担任着向导之职。
狄青用的便是其中两人。
两军未会合之前,两名斥候就南下昆仑山察看情报去了,在等他们的回话。到了晚上,两个斥候才悄悄回来。狄青将他们带到自己行军大帐,至于说了什么,无人知晓。狄青从大帐出来时,下了一条命令,按兵不动,仅调可供军队食用的十天粮食前来。打来打去,侬智高稍稍有些成长,包括此次略略修葺昆仑关,以及对斥候的利用。听闻此事后十分不解,难道这个狄青十天就想将自己解决掉?让宋朝官员自己儿想去。会不会相信?
余靖就不相信,又写了一封信给郑朗,你得快点来南方。否则狄青这个武夫最后还不知折腾出什么妖娥子?
郑朗接到信后,回了一封信,兵者。诡道也,君不知军务,莫要指手划脚,妨碍狄青指挥。但还是不大放心,时间也到了,自己即便提高速度出发,到了邕州,昆仑关战役早就结束了。而此行。昆仑关一役,仅是一个小小的起点。因此,丢下两千兵马,将他们托给了种谔,自己带着一百名精骑冲向了五岭。
……
元宵节还没有过去,南方战局一触即发,朝廷下诏。西川去朝廷远,州县官如有贪滥苛刻,庸懦疾病,以害民妨务者,其令转运、提点刑狱司体量以闻。
官员五个不好的地方。将贪滥放在第一位,一贪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危害也最大,其次是苛刻,苛刻未必是为了贪滥,有的也想为了政绩,有的与政绩贪滥没有关系,而是根本不将百姓放在心中,故列第二位,第三是平庸,第四就是懦弱,自张海起义后,直到侬智高,尽管朝廷陆续处执一些贪生怕死的官员,但诸多文官表现依然让人失望,所以列于第四,第五便是疾病,有病在身,妨碍处理公务能力,不过这一条妨碍最轻,例如范仲淹即便有病在身,有几个官员治理地方能及范仲淹?
看似一道简单的诏书,但幕后却有着故事,这是庞籍的意见。
不敢将范仲淹庆历新政那一套搬来,不过能融纳吸收一部分,特别是边境,往往因为官员不重视,产生诸多矛盾,郑朗写了策子,庞籍同样也察觉到这个问题。
先从四川着手,至于岭南,庞籍没有管,甚至问都没有问。
狄青却看着南方,哪里有一山,叫昆仑山,非是西域的昆仑山,而是位于宾州与邕州交际处的昆仑山。
郑朗去了西北,感到关卡作用下降,也有道理,人类活动脚步扩大,例如东南重关昭关,在南北朝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自宋朝大开江东圩后,诸多圩田兴起,南方不再是一片湖荡子,昭关作用便消失了。再比如荥阳虎牛关,三英战吕布,李世民大战窦建德,但随着宋朝的开发,虎牢关作用也在下降。不过有的雄关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会在很长时间发挥着作用。例如平型关,或者昆仑关。
大明山山势高大,林深藤茂,大军很难穿过,相比于大明山,余脉昆仑山情况要稍好一点,最高处仅三百余米。然而因为树林稠密,行人仍然还难通过。仅在中间有一处小小的隘道,地势十分险恶。
据传自汉朝时就在此设立戍所,宋朝军事不行,但最善长的便是守城之道,南方诸官员立即看到此处的重要性,在此设置昆仑关、长山驿、大央岭驿、金城驿、归仁驿等驿站关隘。这也是昆仑关名词正式出现在人间。
狄青就将视线放在昆仑关上。
侬智高自邕州杀进杀出,居然对此处一点也没有经营,让狄青感到很奇怪,是幸事,也是耻辱。连昆仑关重要性都没有看出来,可想侬智高的军事修养,但就是此人,居然将两广闹得天翻地覆。一对比,南方宋朝官员与将领的素质低到什么地步?
狄青大军南下,侬智高这才亡羊补牢,抢先派兵修昆仑关,那有那么快就修好的,似乎派的兵力还不多。狄青派了两个斥候关去侦查。来自特务营的,狄青对南方诸多土兵不相信,郑朗也不相信,天知道这些土兵会不会被敌人收买,将军队带到绝路上,两广的绝路不要太多。于是让戚林等八名熟悉这里地形的斥候一一浮出水面,担任着向导之职。
狄青用的便是其中两人。
两军未会合之前,两名斥候就南下昆仑山察看情报去了,在等他们的回话。到了晚上,两个斥候才悄悄回来。狄青将他们带到自己行军大帐,至于说了什么,无人知晓。狄青从大帐出来时,下了一条命令,按兵不动,仅调可供军队食用的十天粮食前来。打来打去,侬智高稍稍有些成长,包括此次略略修葺昆仑关,以及对斥候的利用。听闻此事后十分不解,难道这个狄青十天就想将自己解决掉?让宋朝官员自己儿想去。会不会相信?
余靖就不相信,又写了一封信给郑朗,你得快点来南方。否则狄青这个武夫最后还不知折腾出什么妖娥子?
郑朗接到信后,回了一封信,兵者。诡道也,君不知军务,莫要指手划脚,妨碍狄青指挥。但还是不大放心,时间也到了,自己即便提高速度出发,到了邕州,昆仑关战役早就结束了。而此行。昆仑关一役,仅是一个小小的起点。因此,丢下两千兵马,将他们托给了种谔,自己带着一百名精骑冲向了五岭。
……
元宵节还没有过去,南方战局一触即发,朝廷下诏。西川去朝廷远,州县官如有贪滥苛刻,庸懦疾病,以害民妨务者,其令转运、提点刑狱司体量以闻。
官员五个不好的地方。将贪滥放在第一位,一贪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危害也最大,其次是苛刻,苛刻未必是为了贪滥,有的也想为了政绩,有的与政绩贪滥没有关系,而是根本不将百姓放在心中,故列第二位,第三是平庸,第四就是懦弱,自张海起义后,直到侬智高,尽管朝廷陆续处执一些贪生怕死的官员,但诸多文官表现依然让人失望,所以列于第四,第五便是疾病,有病在身,妨碍处理公务能力,不过这一条妨碍最轻,例如范仲淹即便有病在身,有几个官员治理地方能及范仲淹?
看似一道简单的诏书,但幕后却有着故事,这是庞籍的意见。
不敢将范仲淹庆历新政那一套搬来,不过能融纳吸收一部分,特别是边境,往往因为官员不重视,产生诸多矛盾,郑朗写了策子,庞籍同样也察觉到这个问题。
先从四川着手,至于岭南,庞籍没有管,甚至问都没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