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上一般没有秘密可言,这边还未等布政使司行文下去,永顺府在省里听差的人,已经提前得到了风声,立刻派人连夜赶回去报信,那边王贤很快知道了。。

    即使早有准备,王贤接到信儿的那一刻还是感到眼前一黑,整个人摇摇欲坠,不过很快他深呼吸一口气,恢复了镇定,毕竟是个读书人,在官场浸淫了二十载,养气功夫已经修炼到了家,心里懊恼,面子上却丝毫不露。

    再来毕竟是调任而非丢官罢职,王贤叹了口气,召集本府上下,不疾不徐的说道:“本官被撤任,新委命的是李登李大人,不日就来履新,你等好自为之吧。”

    众人一听不免都有点惊慌,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朝天子一朝臣,谁能保证自己就能保住职位?再说王知府为人忠厚老实,在这样的上司手底下做官当差,委实惬意的很,一个个纷纷叹息,都很是不舍。

    王贤也叹道:“像我这样做官,百姓那里凭良心说对得住,然而还不落他们一个好,仍旧替我闹出了乱子,使我不安其位,可见有些百姓也有些不知好歹,等将来换一个利害点的官,等他们吃点苦头,到了那时,才能分出个好坏上下呢。”

    说着说着自己也嗟叹不已,事到如今也改变不了任何事,收拾行李与各方告别,未免有些灰溜溜的滋味。

    不过三日,布政使司的行文下来,大势已去的王贤开始准备料理交卸事宜。仅仅又过了两天,李登便迫不及待的抵达府城,全城大小官员以及士绅百姓一体出接,心情复杂的王贤陪着他注销吏部红谕,定下了吉日接收官印,然后李登点卯、盘库、阅城、阅狱等官样文章一一不必细述。

    官场上向来新任见了旧任。照例都要请教一番,而李登仗着做过一任知县,王贤又没什么背景靠山,此番回省十有八九算是日暮西山了,是以面上一直淡淡的,这些规矩都省了。

    王贤见状轻叹一声,心中不免有些恼怒,把官印交出去,当天就带着家眷迁出了衙门,暂时寄居在书院里。他自己一个人独自先回省城报道。

    走的时候,地方官场上的人走茶凉竟比京城还要无常,也是他仅仅做了一年,只有少数几位官员在县令的带领下前来送行,至于乡绅则寥寥无几,更别指望百姓送什么万民伞之类的。

    王贤自己反而很看得开,什么都没做有什么资格生气?悄悄动身走了。

    且说李知府一到永顺,时隔七八年也没人记住他了,永顺城发生了许多变化。就像新赴任的一样。

    他认为前任做官太过忠厚,处处想着造福于百姓,结果因思虑不周折戟沉沙,始终百姓没有说他一个好字。把官白白的送掉了。今番自己得先立威,帮着上头做一两桩事情,也显得自己不是庸碌无能之辈。

    打定了主意,即刻传令升堂。那些前来贺喜的官员不由得面面相觑,按理来说是要陪府尊吃一顿酒的,然后休息两天再开始公务。谁知头一天上任就要坐大堂,也不知为了何事,是以只能在官厅里等候,谁也不敢走了。

    等了一刻,就听里面传出话来,要提聚众闹事的黄举人等一干人犯听审。

    官员们明白了,敢情还是为了此事,赶忙按照官职一个个鱼贯进了大堂,参见上司。

    高坐堂上的李知府面沉似水,背后悬挂着‘明镜高悬’的天海青壁画匾额,沉声道:“先带黄举人上前”。

    黄汉生被关了大约一个月,胡子拉碴蓬头垢面,精神头却不错,王知府滚蛋了,他以为这下自己没事了呢,欢欢喜喜的走上来,知趣的双膝一跪,毕恭毕敬的说道:“举人给大老爷叩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