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驹过隙,转眼便是五年光景。

    今日不年不节,可宿州府倒是热闹的出奇。一大早清,便有男女老少聚在街边,有说有聊,不时还来回张望。人数众多,还全自发的聚在一条街上,实在莫名。其实也不为别的,大家伙儿就是想瞧瞧,到底是哪位爷有这么大的手笔,竟买下了桂清园来。

    桂清园是所宅子,可这座宅子大有来头。最早的主人姓谢,谢霖谢大人百姓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曾官拜一品,是三朝肱股,主持过数届科举,座下学子遍天下,这宅院乃是他归乡之后的养老之地。

    宅子七进七出,修的清雅有之,贵而不俗。

    可惜谢霖一世英名,后辈儿孙却不争气,功名不成再无建树,反倒卷入了党争,最后落了个溃败下场。空了两年,这宅院又被盛京富商候四淳买下,复又花重金修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各地名姝流水一般的运来,比起原本的清雅之余又多了几分辉煌之景。有了钱与权的双重加持,莫说是在宿州府,便是放眼整个北地,也再没有能与桂清园比肩的富贵窝。

    可侯家也是好景不长,住了七八载生意便败了,候四淳想将桂清园出手,却迟迟没人肯接。

    想也知道,这园子价格不菲,普通人攒上十辈子也买不起。富贵人家谁家还差个宅子?即便是要买也不买这儿啊,连着两任主人,不说家破人亡吧,可也都没落着好,人家嫌不吉利。

    就这么一直僵着,直到两月前,侯家人悄悄搬走了,老百姓们议论纷纷,这偌大宅院可算是卖出去了?只是卖给了谁呢?

    有那好事儿爱打听的,说看门的刘老头儿说了,新主人四月初二才搬来。好奇心谁都有,一传十十传百,于是乎,今日四月初二,宿州城里没得干的老少爷们,便都跑到桂清园门前来凑热闹。

    有人羡慕,说这主儿得趁万贯家财吧,要不哪买得起这大园子,上辈子积德这辈子享福喽。也有满嘴酸话的,说怕是个外乡冤大头,买了这倒霉宅子就等着全家倒大霉吧。

    什么人都有,什么话也都有。七嘴八舌正起劲时,打东边儿来了三辆马车,外带一辆驴车,看着忒寒酸,谁也没当回事儿,只以为是过路的。可这几辆车还真就慢悠悠停在了桂清园大门前。

    待车停稳了,下来了十来个人,男女老少都有。见许多人围着瞧,人家不明所以,毕竟还带着女眷孩子,也没多做停留,匆匆进了院子。

    直到大门关上了,众人才反应过来,合着这就是一掷千金买宅子的人家?着实朴素的让人瞧不出。有骂土老帽儿的,也有猜家仆先行的。在场只一个明白人,叹道:“嚯,原竟是秦二爷买了桂清园...难怪、难怪。”

    秦二爷?大伙儿不明所以,都眼巴巴等着明白人给解惑呢。见状,那男子生出了几分自得之情,高声道:“秦渭秦二爷啊!新晋的宿州首富,还不知道?那秦记布庄,就是他家的产业!”

    说名字没几个人知道,可一提秦记布庄,大伙儿便都了然了。秦记生意红火的很,如今在北地遍地开花,也难怪这人买得起桂清园。

    到此事情算见了分晓,爱聊的便又开始咋呼。有夸这秦渭好本事的,白手起家,小铺子做成了州府首富。也有挤兑秦家原是县里小门小户的,说现如今穷人咋富,可了不得了。不管说什么吧,反正现如今住进这所煌煌大宅的,就是茂安县秦家。

    这些年生意越做越大,青石巷的小小两进院儿,其实早已配不上秦家的财力,可既想挣钱、人就得忙叨起来,秦渭一天到晚像个陀螺似的满处转,但凡有点儿闲工夫睡觉还嫌不够,实没闲心想别的,买这桂清园也是候四淳亲自求到了他这。

    侯家生意虽败了,可候四淳身为家主却没一蹶不振,他打算卖了宅子,拿银子回乡重振旗鼓,总有再翻身的一日,可没想到这豪绰庭院挂出许久也无人问津,万不得已才腆着脸求到了有过数面之缘的秦渭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