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中央政府虽在武汉,上海才是中国外交活动最重要的地方。而吴淞要塞演习必将威慑列强,限制列强在上海的影响力,和大上海建设计划,一武一文,相得益彰。

    司徒南和宋l的传到小克虏伯的耳朵里,这个德国人心里别有一番滋味,暗想:东方巨龙似乎要苏醒了。尽管它只在这时候睁了睁眼,却开始让西方世界不得不开始重视它的力量。相比之下,德意志此刻正陷在地狱里。

    忍不住又看了看那两门k1920大炮,这样雄壮的家伙不是更应该处在德国吗?

    是的,它们是克虏伯的杰作,德**工技术的骄傲,更应该掌握在勇敢坚强的德意志战士手里,而不是被中国人“糟蹋”。天啊,这些中国炮兵技术太差劲了!

    “阿尔弗雷德,你怎么评价他们?这座要塞会像克虏伯大炮那样坚固吗?”

    司徒南随口问小克虏伯,此刻他心情很好,脸上带着笑容。

    小克虏伯不是军事专家,司徒南应该问那些将军们,而不是问小克虏伯。不过小克虏伯也不是军盲,听司徒南问他,他心想:“外行看热闹,没看打了那么多炮。没一发击中目标吗?要是让德军操作,不用三轮射击就……”

    见司徒南心情舒畅,他不想太打击这位朋友的热情,婉转道:“克虏伯大炮的名声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要塞是否坚固,还取决于官兵的素质。”

    小克虏伯的话没有说错,连续5轮发炮后,海面上的靶船连跟毛也没伤着,司徒南渐渐地也看出些门道了,难道炮兵们爱惜那两艘烂船,不舍得打沉它们?

    听了小克虏伯的话,他很快就明白,原来德国佬在吐槽中国炮兵素质不行啊!

    司徒南一点也没生气,谁不知道中国文盲世界第一啊?同样,受过教育的人口也不少啊,只要坚持普及小学教育,坚持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人口素质肯定会提上来的。

    或许在高素质人口比例上比不过西方国家,但炮灰多啊,德国人自以为高人一等,还不是被他们看不起的斯拉夫垃圾给活活拖死了么?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

    而致公党和美华财团现在要做的事,正是扩大炮灰数量,提高炮灰的素质,为炮灰准备不落后于敌人太多的武器。

    关于“炮灰”的想法在司徒南脑子里一闪而过,有这样的想法,并非他蔑视人性,而是深知:战争是残酷的,哪怕冠以再光鲜的名义,歌颂那些一排排死在炮火中的普通官兵多么勇敢,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他们的命运是炮灰,是消耗品。

    司徒南眼里闪过一丝促狭,又问薛岳:“你怎么看?将军?”

    “精彩在后面呢?”薛岳冷淡道,被司徒南这样一问,脸上没光了,心里发誓,一定好狠狠地修理要塞的炮兵,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三角函数和重力加速度。

    “大炮刚装备,炮兵还不熟练,很正常。”孙立人在一旁解释道。

    王庚点点头,很是认同:“培养一个合格的炮兵难多了,首先数学一定要好,不然无法计算弹道。据我所知,国内工业也同样缺乏精于计算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