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瑶在征得林云的同意后,给文先生写了一个长长的电子邮件,将这件事的处理方案以及备选方案细细道来。

    文先生并没有回复邮件,而是直接打了电话给她,“下午好~,请帮我找小林~。”

    听到久违的问候,林瑶有些百感交集,“您好,文先生。”

    文先生的语气并不轻松,“你~好~,小林~,我看了你的邮件~,这样不可以~!”

    文先生的拒绝很直白,仿佛丝毫不留转寰的余地。

    林瑶解释道:“我知道这样的处理方式对您来说很委屈,不过,如果让他一直拖下去,您的损失会更大。”

    林瑶提议的第一个处理方案:请文先生下新的点火开关订单给凌云,并且在未来每一批出货的货款中扣除一定比例,比如10%,作为那一批不良品的赔偿款。

    虽然耗费的时间较长,但是最后文先生可以得到应有的赔偿。

    林瑶在邮件中还提出了备选处理方案:让厂家尽快重新做一批货,由凌云安排做退换货处理。

    前者对厂家比较有利,文先生那边最后也可以得到应有的赔偿,不算太吃亏。

    后者则是文先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处理方式,厂家一般也不会拒绝。

    唯一的问题是,第一批出货就发生了这么严重的质量问题,这样的厂家真的可以长期合作吗?

    这需要文先生作出决断。

    电话那头,文先生的语气很沉重,“如果~他不解决这件事~,我不会下新订单~,这一点~我很坚持~。”

    文先生的要求是,他退货,厂家退钱,问题解决不了就不再合作,这正是厂家无法接受的。

    林瑶事先也考虑到了这种可能,她沉吟道:“文先生,我理解您的感受,不过这批货总共价值近十万米元,如果一直不处理,那么您的损失会很大。”

    “不行~!”文先生依旧固执己见,“这些产品目前都还在我的仓库~,并没有卖给客户~,造成的损失~也还在我可以承担的范围内~。老实说~,这点钱对我来说不是问题~,可我非常不欣赏庄先生的做事风格~,所以我不会继续与他合作~。”

    文先生就是这么有原则,他宁可将十万米元的货砸在手里,也不要和庄先生继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