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下英明…”听到桂太郎的话,平田东助等人低头齐声道。
不关心底究竟是怎么想的,至少在表面上他们还是对桂太郎表示着自己的尊敬。
与此同时,桂太郎则是在心里继续想着发生在安徽的事情,在对汽车业稍微了解一些后,他就越发觉得发生在安徽的事情有些奇怪。
低廉的价格到是很好懂,750美元,比过去最便宜的t型车还要便宜100美元。如果这是在美国,恐怕是很难达到的,但是如果是中国的话,出于对中国的了解,桂太郎自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低廉的人工成本。
眼下中国的人均工资不过1角到1角5分,而美国那边却是2美元多一些。如果单以1角来算的话,美国的人均工资是中国的40多倍,以1角5分来计算也有20多倍的程度。
如此庞大的差距,再加上那些车子和美国的t型车一样,都属于结构简单的车型,车子的售价会便宜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何况桂太郎觉得严绍很有可能采取了利薄多潇的手段,尽可能压低汽车的价格达到大量销售的目的。
“真正奇怪的,他们究竟怎么能够让一家新开张的汽车厂,达到这么惊人的产量的呢…”
就像刚才桂太郎说的一样,这才是他真正关心的。
不过有一件事他弄错了,首先汽车能够低价销售,人工成本低的确算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是严绍却从来没有压低过汽车的价格。
事实上,自从另外4条装配线投入使用后,汽车的生产成本已经被压低到了一个相当惊人的地步,300美元…
也就是说,目前每辆汽车算上人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只需300美元就可以制造出来。而目前销往欧美和日本的汽车售价约为750美元,也就是说每辆汽车都有450美元的利润。这比汽车的成本还要高出许多,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暴利,即便算上关税也有很大的利润。
简单的计算一下。目前5条装配线的6000多名工人,一个月可以生产一万两千多辆汽车,那么一年下来就是十五万辆汽车。
按照一辆可以赚到450美元来计算,那么十五万辆就是六千七百五十多万美元。当然,你也给扣除关税什么的,但就算这样每年也能有五千多万的利润。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恐怕比石油的利润还要大许多。
而且如今汽车厂在成本方面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比如说目前正在进行优化的新‘雨滴’汽车和装配线。经过优化的汽车结构将会更简单,成本也会变得更低。另外结构简单的情况下,组装的步骤也会降低。从现有的9000多个步骤降低到t型车的7000多个,一条装配线所需的工人数量也可以降低到4、500人,这样一来也能稍稍节约一些工资。
而且等到新的装配线投入使用后,随着产能的扩大。汽车的成本还会下降。
另外眼下专门为汽车厂提供零部件的几家工厂也在施工当中。只等这些工厂竣工,汽车所需的零部件就可以由这些工厂独自提供,而不需要继续向美国方面进口。
不关心底究竟是怎么想的,至少在表面上他们还是对桂太郎表示着自己的尊敬。
与此同时,桂太郎则是在心里继续想着发生在安徽的事情,在对汽车业稍微了解一些后,他就越发觉得发生在安徽的事情有些奇怪。
低廉的价格到是很好懂,750美元,比过去最便宜的t型车还要便宜100美元。如果这是在美国,恐怕是很难达到的,但是如果是中国的话,出于对中国的了解,桂太郎自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低廉的人工成本。
眼下中国的人均工资不过1角到1角5分,而美国那边却是2美元多一些。如果单以1角来算的话,美国的人均工资是中国的40多倍,以1角5分来计算也有20多倍的程度。
如此庞大的差距,再加上那些车子和美国的t型车一样,都属于结构简单的车型,车子的售价会便宜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何况桂太郎觉得严绍很有可能采取了利薄多潇的手段,尽可能压低汽车的价格达到大量销售的目的。
“真正奇怪的,他们究竟怎么能够让一家新开张的汽车厂,达到这么惊人的产量的呢…”
就像刚才桂太郎说的一样,这才是他真正关心的。
不过有一件事他弄错了,首先汽车能够低价销售,人工成本低的确算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是严绍却从来没有压低过汽车的价格。
事实上,自从另外4条装配线投入使用后,汽车的生产成本已经被压低到了一个相当惊人的地步,300美元…
也就是说,目前每辆汽车算上人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只需300美元就可以制造出来。而目前销往欧美和日本的汽车售价约为750美元,也就是说每辆汽车都有450美元的利润。这比汽车的成本还要高出许多,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暴利,即便算上关税也有很大的利润。
简单的计算一下。目前5条装配线的6000多名工人,一个月可以生产一万两千多辆汽车,那么一年下来就是十五万辆汽车。
按照一辆可以赚到450美元来计算,那么十五万辆就是六千七百五十多万美元。当然,你也给扣除关税什么的,但就算这样每年也能有五千多万的利润。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恐怕比石油的利润还要大许多。
而且如今汽车厂在成本方面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比如说目前正在进行优化的新‘雨滴’汽车和装配线。经过优化的汽车结构将会更简单,成本也会变得更低。另外结构简单的情况下,组装的步骤也会降低。从现有的9000多个步骤降低到t型车的7000多个,一条装配线所需的工人数量也可以降低到4、500人,这样一来也能稍稍节约一些工资。
而且等到新的装配线投入使用后,随着产能的扩大。汽车的成本还会下降。
另外眼下专门为汽车厂提供零部件的几家工厂也在施工当中。只等这些工厂竣工,汽车所需的零部件就可以由这些工厂独自提供,而不需要继续向美国方面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