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3/4)
登基大典虽还未举办,但无论是朝堂还是后宫,都亟待有人来主持大局,容笙不得不提前搬到了皇宫,和周珺一起在御书房办公。看着案几上越堆越多支持这场联姻的奏折,容笙愈感烦躁起来。
容朝先帝所出的三位皇子虽皆未曾婚嫁,但略年长些的四皇子和五皇子都已定亲,只待年至十八便可出嫁,只剩容笙的同父弟弟六皇子尚未定下婚约又正适龄。
如今,要在诸位皇子中选出一人与完颜乌烈联姻的话,六皇子容琦将首当其冲。
只是作为新任女皇的胞弟,朝中诸位大臣顾忌他们的姐弟之情,未敢直言劝说,但奏折中又无不换着各种说法劝她以国事为重,只叫容笙愈看愈加恼怒。
一旁正伏案写着什么的周珺见此,放下了手中的笔杆,在容笙身边坐下,一眼扫过容笙手中的奏折。
“圣上可是在忧心和亲的人选会是六皇子?”
容笙攥紧了手中的奏折,出口的话不容反驳,“我不会让六弟嫁去女真。”
联姻对于两国统治阶层来说,加之于对方的约束力几近于无,只是两个国家达成战略和平契约这个内核外的一层仪式罢了,这个仪式本身只是契约的外在表现形式,实际上,并不具备维护契约效力的作用。
可在普通百姓眼中,却是两国结两姓之好的表现,传达着两国未来二三十年内和平友好的重要讯号。因此,联姻所带来的稳定社会的意义远大于其维系两国和平共处契约的作用。
然而,这样的友好讯号并不一定非要通过联姻才能发出。
前世“乒乓外交”的事迹在容笙脑中一闪而过,体育竞技和文艺交流只要好好策划一番,也有可能达到辅助外交的良好效用。
想到此,容笙眸中一亮,正准备和周珺谈谈她新萌发的这个念头,却听门外有侍者来报,说是四皇子求见。
俩人相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目光中透出的疑惑。
在侍者通传后,四皇子容瑶进了御书房,甫一见面便朝着主位上的两人,端端正正行了个大礼。
四皇子与太女同为皇后所生,如今,太女和皇后都被免去了称号,关押在宗族重地,四皇子因未参与其事而免受一难,却也自此失去了两个对他最好的靠山。
太女弑母的事实早已坐实,她的名望尽毁,已然对容笙无法再造成威胁,以她的性子,自也不会凭借苛待老四来获取什么成就感。
因此,看到原本性子有几分嚣张跋扈的容瑶,对着她毫不犹豫地行了大礼,容笙已经感到诧异,待她免了他的礼节,却见容瑶依然跪伏于地,不肯起身。
“臣弟听闻女真族求取我朝皇子,瑶虽不才,到底比弟弟们年长几岁,自请嫁往女真,愿为两国求来数十年之安稳。”
容朝先帝所出的三位皇子虽皆未曾婚嫁,但略年长些的四皇子和五皇子都已定亲,只待年至十八便可出嫁,只剩容笙的同父弟弟六皇子尚未定下婚约又正适龄。
如今,要在诸位皇子中选出一人与完颜乌烈联姻的话,六皇子容琦将首当其冲。
只是作为新任女皇的胞弟,朝中诸位大臣顾忌他们的姐弟之情,未敢直言劝说,但奏折中又无不换着各种说法劝她以国事为重,只叫容笙愈看愈加恼怒。
一旁正伏案写着什么的周珺见此,放下了手中的笔杆,在容笙身边坐下,一眼扫过容笙手中的奏折。
“圣上可是在忧心和亲的人选会是六皇子?”
容笙攥紧了手中的奏折,出口的话不容反驳,“我不会让六弟嫁去女真。”
联姻对于两国统治阶层来说,加之于对方的约束力几近于无,只是两个国家达成战略和平契约这个内核外的一层仪式罢了,这个仪式本身只是契约的外在表现形式,实际上,并不具备维护契约效力的作用。
可在普通百姓眼中,却是两国结两姓之好的表现,传达着两国未来二三十年内和平友好的重要讯号。因此,联姻所带来的稳定社会的意义远大于其维系两国和平共处契约的作用。
然而,这样的友好讯号并不一定非要通过联姻才能发出。
前世“乒乓外交”的事迹在容笙脑中一闪而过,体育竞技和文艺交流只要好好策划一番,也有可能达到辅助外交的良好效用。
想到此,容笙眸中一亮,正准备和周珺谈谈她新萌发的这个念头,却听门外有侍者来报,说是四皇子求见。
俩人相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目光中透出的疑惑。
在侍者通传后,四皇子容瑶进了御书房,甫一见面便朝着主位上的两人,端端正正行了个大礼。
四皇子与太女同为皇后所生,如今,太女和皇后都被免去了称号,关押在宗族重地,四皇子因未参与其事而免受一难,却也自此失去了两个对他最好的靠山。
太女弑母的事实早已坐实,她的名望尽毁,已然对容笙无法再造成威胁,以她的性子,自也不会凭借苛待老四来获取什么成就感。
因此,看到原本性子有几分嚣张跋扈的容瑶,对着她毫不犹豫地行了大礼,容笙已经感到诧异,待她免了他的礼节,却见容瑶依然跪伏于地,不肯起身。
“臣弟听闻女真族求取我朝皇子,瑶虽不才,到底比弟弟们年长几岁,自请嫁往女真,愿为两国求来数十年之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