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都城外二十里,有一处依山傍水的所在叫做陶村。村民们临绣水江而居,衣食所需都出自这里。五月天里日光渐暖,江水温和,正是浣衣的好时候。这一日下午,江边照旧来了许多人,只是她们的衣篮盆桶都堆在一处,人却远远地聚在水边。人群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似比平日里的人还多了不少。人们面朝江水站着,有的指指点点,有的默不作声,有的轻声掩泣着,但都眉头紧皱,脸上露出惊惧难耐的神情。几个年纪稍长的孩子站在大人的外围,拦着小孩子不准靠近。
赵宝船打着呵欠拨开人群,终于来到了他此行的目的地。马背上颠簸了一路,他不由得伸了个懒腰。府尹派公差到他家里去寻他的时候,他才刚刚睡着。可合上眼皮梦还没来得及做一个,就被叫了起来。
“宝船啊,城外陶村又有命案了。就辛苦你走一遭?”府尹佝偻着背拍拍他的肩,笑得像只阴险的老狐狸。
“今天我不当值。”赵宝船一个月也歇不了两天,好不容易休息,实在是不想去。
“别呀,差功簿上给你多记两笔。”
府尹这老算盘总能拿住人的命门,多记两笔,到月末又是多少白花花的银钱,赵宝船无法拒绝。可来到陶村看看,才不得不感慨,老狐狸到底是老狐狸,天下没有白给的银子,眼前这案子,估计又不好办。
在人群前面,是清早江边冲上来的一具女尸。村民将她拉出水后给她盖上了一条席子,她的右脚露在外面,鞋袜已不见,竹竿细的脚踝上一根红绳却仍系着,和她身下破烂的绿衣裳挨在一起,红红绿绿地很惹眼。她的头发乱糟糟地铺在席子另一头,粘着泥沙土砾,经太阳晒干后看起来就像一堆杂草。
“师父,村里人都问过了,陶村没有人口失踪,也没人认识这女子。清早有人来江边打水就看到她在那儿了,估计是从上游漂下来的。”
赵宝船点点头,放下手中的竹席,跟徒弟说了声,“先回衙门吧。”然而他眼皮跳了跳,心里却不由得凉了半截,这女子面部支离破碎,皮肉模糊,看着着实可怖,传回彭都,指不定又要掀起什么秘闻诡事,搅动人心。
回到府衙,经仵作验尸,该女子有多处皮外伤和骨折,致命伤是头部的一处伤口,该是被钝器反复击打所致,是很常见的凶杀手段。但令仵作感到为难的,是她面部的伤势,那脸面条条缕缕,像蜡油般溶在一起,完全看不出模样。仵作推断应该是被利刃割伤后又被泼了什么毒药毁容,但究竟是什么毒药,仵作竟也不知。
受害人的身份成谜,乃是破案大忌。赵宝船将那女子随身的物品仔仔细细翻了几遍,终于将目光锁定在了一只镯子上,据他徒弟讲,那镯子并不戴在那女子的胳膊上,而是揣在怀里。他对着太阳里里外外看了三五遍,才终于确定,那玉镯子不是普通的镯子,而是季玉镯子。
季玉他曾见过的,一点点便价值不菲,是珍品也是稀品,在彭都的小店小铺里并不常见。而打出季玉旗号的,在彭都只有一家,那便是梓桐路上的琅花阁。
赵宝船漫着步来到琅花阁,午时燠热,人并不多,除了两个小厮进进出出在忙,几个丫头都躺在窗边的躺椅上歇息着。只有柜台后面的女子写写画画好像在算些什么,自顾自忙着,他在店内转悠了一圈都没见她抬起头来。
“咳—咳—”他清清嗓子,这才看见她放下手中的笔,从柜台后面走了出来。
“请问,有什么事情吗?”自赵宝船进门时起,章任之就注意到此人与众不同,虽身着便服,却看得出是官府所派发。他在店内四处察看却不说话,不知有何目的。
“我是府衙的捕快,”赵宝船亮了亮腰牌,“彭都城现起了一件案子,来此是有些事情要问,”他边说边从胸前掏出那季玉镯子和一块衣料,“这两件物事,你可认得?”
章任之对那镯子倒不大认得,只能辨出是季玉的材料。但那衣料,一拿在手里便让她想起一个人。
“这镯子应是季玉所制,但是不是店中所出,我不大清楚,还得找店主查查账簿。但这衣料,我确实认得的,应该是我制过的一件绿纱裙。不知,可是出了什么事?”
赵宝船打着呵欠拨开人群,终于来到了他此行的目的地。马背上颠簸了一路,他不由得伸了个懒腰。府尹派公差到他家里去寻他的时候,他才刚刚睡着。可合上眼皮梦还没来得及做一个,就被叫了起来。
“宝船啊,城外陶村又有命案了。就辛苦你走一遭?”府尹佝偻着背拍拍他的肩,笑得像只阴险的老狐狸。
“今天我不当值。”赵宝船一个月也歇不了两天,好不容易休息,实在是不想去。
“别呀,差功簿上给你多记两笔。”
府尹这老算盘总能拿住人的命门,多记两笔,到月末又是多少白花花的银钱,赵宝船无法拒绝。可来到陶村看看,才不得不感慨,老狐狸到底是老狐狸,天下没有白给的银子,眼前这案子,估计又不好办。
在人群前面,是清早江边冲上来的一具女尸。村民将她拉出水后给她盖上了一条席子,她的右脚露在外面,鞋袜已不见,竹竿细的脚踝上一根红绳却仍系着,和她身下破烂的绿衣裳挨在一起,红红绿绿地很惹眼。她的头发乱糟糟地铺在席子另一头,粘着泥沙土砾,经太阳晒干后看起来就像一堆杂草。
“师父,村里人都问过了,陶村没有人口失踪,也没人认识这女子。清早有人来江边打水就看到她在那儿了,估计是从上游漂下来的。”
赵宝船点点头,放下手中的竹席,跟徒弟说了声,“先回衙门吧。”然而他眼皮跳了跳,心里却不由得凉了半截,这女子面部支离破碎,皮肉模糊,看着着实可怖,传回彭都,指不定又要掀起什么秘闻诡事,搅动人心。
回到府衙,经仵作验尸,该女子有多处皮外伤和骨折,致命伤是头部的一处伤口,该是被钝器反复击打所致,是很常见的凶杀手段。但令仵作感到为难的,是她面部的伤势,那脸面条条缕缕,像蜡油般溶在一起,完全看不出模样。仵作推断应该是被利刃割伤后又被泼了什么毒药毁容,但究竟是什么毒药,仵作竟也不知。
受害人的身份成谜,乃是破案大忌。赵宝船将那女子随身的物品仔仔细细翻了几遍,终于将目光锁定在了一只镯子上,据他徒弟讲,那镯子并不戴在那女子的胳膊上,而是揣在怀里。他对着太阳里里外外看了三五遍,才终于确定,那玉镯子不是普通的镯子,而是季玉镯子。
季玉他曾见过的,一点点便价值不菲,是珍品也是稀品,在彭都的小店小铺里并不常见。而打出季玉旗号的,在彭都只有一家,那便是梓桐路上的琅花阁。
赵宝船漫着步来到琅花阁,午时燠热,人并不多,除了两个小厮进进出出在忙,几个丫头都躺在窗边的躺椅上歇息着。只有柜台后面的女子写写画画好像在算些什么,自顾自忙着,他在店内转悠了一圈都没见她抬起头来。
“咳—咳—”他清清嗓子,这才看见她放下手中的笔,从柜台后面走了出来。
“请问,有什么事情吗?”自赵宝船进门时起,章任之就注意到此人与众不同,虽身着便服,却看得出是官府所派发。他在店内四处察看却不说话,不知有何目的。
“我是府衙的捕快,”赵宝船亮了亮腰牌,“彭都城现起了一件案子,来此是有些事情要问,”他边说边从胸前掏出那季玉镯子和一块衣料,“这两件物事,你可认得?”
章任之对那镯子倒不大认得,只能辨出是季玉的材料。但那衣料,一拿在手里便让她想起一个人。
“这镯子应是季玉所制,但是不是店中所出,我不大清楚,还得找店主查查账簿。但这衣料,我确实认得的,应该是我制过的一件绿纱裙。不知,可是出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