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部队领导在指挥、训练上要下大力气抓之外,技术的革新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苏七月推测的这个情况,毫无疑问是成立的。

    “最后,‘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还可能会涉及到多兵种,甚至多军种之间的配合,这同样对我军未来的部署,是有借鉴意义的。”

    听到这里,杜仲平脸上的喜悦之色已经有些掩饰不住。

    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这次的座谈会上,并不会有讨论这支“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首任军事主官的议题。

    原因很简单,全军这第一支“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的军事主官,他和几大军区的领导早就议定了,就是苏七月。

    接下来的这场跨军区演习,也将是苏七月率领一支临时组建的“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来应对其他联合部队的挑战。

    这次的会上,唯一要商量的,就是苏七月和他的“临时部队”的对手——联合部队的构成。

    这个事儿,早在一周之前,杜仲平就和几大军区的领导们开会定下来了。

    之所以一直没有公布,只是想最后听一听各方面的意见。

    看看大家对全军这第一支“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还有哪些高见。

    对于大佬们议定的这些事儿,苏七月自然是不清楚的。

    被杜总长提醒之后,他继续就“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于这支‘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我认为整体建设上,除了‘快’之外,更要强调的是一个‘灵’字。”

    苏七月淡淡说道,“这个所谓的‘灵’不单单指作战部队的灵活,还有编制上的灵活、使用上的灵活,以及指挥上的灵活。”

    “根据这个‘灵’的要求,我们的快速反应部队编制方面,可以遵循三少三多的特点:即非战斗人员少,作战人员多;重装备相对少,高技术轻装备多;地面运输工具相对少,空中部队数量相对较多这三条。”

    “尤其在部队合成程度上,更要强凋灵活实用。如此一来,这支部队不仅可以发挥快速反应部队整体作战的威力,而且十分适合应付性质不同的突发事件。”

    “未来,这支部队的最终建成目标,应该是能担负战略、战役、战术三个方面的任务,能有效地从一个地区调往另一个地区,从一种作战类型转向另一种作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