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罗马的救援部队很快尝到了他们所修建的这条弯曲城墙的苦头,因为他们无法加快速度。
而在城上的戴奥尼亚士兵见此情形,也催促城下的战友加快速度上城。
第六军团轻甲兵大队大队长凯尔库斯来自西里庭,并非是后来的移民,而是土生土长的西里庭人,十几年前他还是西里庭的一名普通公民,参加拉马托河会战,失败后他幸运的没有逃回西里庭,而是逃向了克罗托内,在南意战争中幸运的活下来,之后成为了戴奥尼亚公民,并成为第六军团军营中训练最刻苦的士兵之一,并且在征服阿普利亚地区的战争中屡立战功。
在被晋升为大队长之后,他曾经几次写信给军务部,要求调任到第八军团,军务部一直没有同意,就是担心这位对锡拉库萨人怀有深仇大恨的将领去了西西里之后,会与锡拉库扎人发生冲突。
而这一次他作为突袭行动的指挥官,看到罗马人从两面来袭并不担心,他立即命令:城上的士兵各派出两个分队,结成密集阵型,堵住城墙两端的走道。
罗马城上的走道并不宽,因此大西庇阿才能成功的将通过攻城塔、上到城头的戴奥尼亚士兵封锁住,而现在凯尔库斯也用这方法来为后继部队的上城争取时间,这还真是一报还一报。
即使轻甲兵大队和山岭侦查大队的一千多人都上来,凯尔库斯也不准备从城墙上攻过去,因为走道狭窄并且漫长,要想攻破敌人,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他有更好的选择,因为在他面前就有一条下到城内的石梯。
正是因为东南角偏远,所以罗马人才在这里建了上城坡道,以方便士兵们能够快速到达,却没想到反而会成为被敌人利用的致命弱点。
马古斯和巴尔布斯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第一军团、第六军团这段时间攻势更急,显然是为了配合这支部队的偷袭,所以他们已经无兵可派。
巴尔布斯只好立刻派人去向大西庇阿求援。
而此时,已经战斗了很久、早已疲惫不堪的罗马士兵在“保卫家园”信念的激励下,沿着城墙走道,气势汹汹的朝着东南角才杀来。
但排列成密集阵型、之前又一直在养精蓄锐的戴奥尼亚士兵像两块巨石挡住了他们前进的道路。
其他的戴奥尼亚士兵上城的速度很快,不光是因为那30条绳钩,还因为士兵们带了更多的绳索,上城之后,从身上解下来,结成长绳,绑在城垛上或者用手拉住,垂到城下,一次就有近百名士兵爬上城头,很快密密麻麻的戴奥尼亚士兵就将东南角城头挤得满满荡荡。
凯尔库斯一声令下,一千名轻甲兵和侦察士兵混合而成的部队迅速踩着石梯而下,终于进入了罗马城内。
在他们的面前有三条进攻路线:第一条,是沿着东北城墙,贴着奎里尔诺山,一直向北,或支援第一军团,或直击罗马城的中心——元老院,但这条路漫长而狭窄,容易遭到阻截;第二条路,是向西北方前进,穿过奎里尔诺山与维弥纳山之间的道路,直达罗马城中心,但同样道路狭窄,易受阻截,而且在不了解城内的情况下,孤军深入是禁忌;第三条路,是凯尔库斯的选择,沿着南面的城墙,急速向西行进,先协助第六军团击溃当面的守军。
实际上,在石梯旁不远就是罗马城的一个城门——奎里尔诺门,但整个城门洞塞满了石块和泥土。罗马城墙蜿蜒曲折,偏又城门众多(至少有十个),城内没有足够的士兵去防御,因此昨天罗马元老院作出决定,动员民众将所有城门洞都堵上,以避免其成为敌人的突破口。
要想将其清理干净、打开城门是需要花费不少时间的,而现在时间对于进入城内的戴奥尼亚军队来说却是最宝贵的,所以凯尔库斯没有停留,带领部队快速向西行进。
一向在战争中都是处于辅助地位的轻甲兵和侦察士兵们难得的在这次重要的战斗中担任了主导,大家都非常的兴奋,浑身充满了力量,没多久就途经了维弥纳门,正撞见老人和妇孺给城上守军运送物资,戴奥尼亚士兵如同虎入羊群,轻松的用皮盾将其撞倒,剩余的人惊恐的四下逃散,将箭矢、标枪、油罐扔了一地。
而在城上的戴奥尼亚士兵见此情形,也催促城下的战友加快速度上城。
第六军团轻甲兵大队大队长凯尔库斯来自西里庭,并非是后来的移民,而是土生土长的西里庭人,十几年前他还是西里庭的一名普通公民,参加拉马托河会战,失败后他幸运的没有逃回西里庭,而是逃向了克罗托内,在南意战争中幸运的活下来,之后成为了戴奥尼亚公民,并成为第六军团军营中训练最刻苦的士兵之一,并且在征服阿普利亚地区的战争中屡立战功。
在被晋升为大队长之后,他曾经几次写信给军务部,要求调任到第八军团,军务部一直没有同意,就是担心这位对锡拉库萨人怀有深仇大恨的将领去了西西里之后,会与锡拉库扎人发生冲突。
而这一次他作为突袭行动的指挥官,看到罗马人从两面来袭并不担心,他立即命令:城上的士兵各派出两个分队,结成密集阵型,堵住城墙两端的走道。
罗马城上的走道并不宽,因此大西庇阿才能成功的将通过攻城塔、上到城头的戴奥尼亚士兵封锁住,而现在凯尔库斯也用这方法来为后继部队的上城争取时间,这还真是一报还一报。
即使轻甲兵大队和山岭侦查大队的一千多人都上来,凯尔库斯也不准备从城墙上攻过去,因为走道狭窄并且漫长,要想攻破敌人,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他有更好的选择,因为在他面前就有一条下到城内的石梯。
正是因为东南角偏远,所以罗马人才在这里建了上城坡道,以方便士兵们能够快速到达,却没想到反而会成为被敌人利用的致命弱点。
马古斯和巴尔布斯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第一军团、第六军团这段时间攻势更急,显然是为了配合这支部队的偷袭,所以他们已经无兵可派。
巴尔布斯只好立刻派人去向大西庇阿求援。
而此时,已经战斗了很久、早已疲惫不堪的罗马士兵在“保卫家园”信念的激励下,沿着城墙走道,气势汹汹的朝着东南角才杀来。
但排列成密集阵型、之前又一直在养精蓄锐的戴奥尼亚士兵像两块巨石挡住了他们前进的道路。
其他的戴奥尼亚士兵上城的速度很快,不光是因为那30条绳钩,还因为士兵们带了更多的绳索,上城之后,从身上解下来,结成长绳,绑在城垛上或者用手拉住,垂到城下,一次就有近百名士兵爬上城头,很快密密麻麻的戴奥尼亚士兵就将东南角城头挤得满满荡荡。
凯尔库斯一声令下,一千名轻甲兵和侦察士兵混合而成的部队迅速踩着石梯而下,终于进入了罗马城内。
在他们的面前有三条进攻路线:第一条,是沿着东北城墙,贴着奎里尔诺山,一直向北,或支援第一军团,或直击罗马城的中心——元老院,但这条路漫长而狭窄,容易遭到阻截;第二条路,是向西北方前进,穿过奎里尔诺山与维弥纳山之间的道路,直达罗马城中心,但同样道路狭窄,易受阻截,而且在不了解城内的情况下,孤军深入是禁忌;第三条路,是凯尔库斯的选择,沿着南面的城墙,急速向西行进,先协助第六军团击溃当面的守军。
实际上,在石梯旁不远就是罗马城的一个城门——奎里尔诺门,但整个城门洞塞满了石块和泥土。罗马城墙蜿蜒曲折,偏又城门众多(至少有十个),城内没有足够的士兵去防御,因此昨天罗马元老院作出决定,动员民众将所有城门洞都堵上,以避免其成为敌人的突破口。
要想将其清理干净、打开城门是需要花费不少时间的,而现在时间对于进入城内的戴奥尼亚军队来说却是最宝贵的,所以凯尔库斯没有停留,带领部队快速向西行进。
一向在战争中都是处于辅助地位的轻甲兵和侦察士兵们难得的在这次重要的战斗中担任了主导,大家都非常的兴奋,浑身充满了力量,没多久就途经了维弥纳门,正撞见老人和妇孺给城上守军运送物资,戴奥尼亚士兵如同虎入羊群,轻松的用皮盾将其撞倒,剩余的人惊恐的四下逃散,将箭矢、标枪、油罐扔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