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文人士子一脸鄙夷的看着此人。

    还真是个拍马屁不要脸的人。

    那学子脸色不以为意,反而摇头晃脑,仿佛刚才的话,真是肺腑之言。

    林宇被这学子的话,也弄的老脸一红,轻咳了两声道:“言重了,言重了啊……”

    便在这时,一名撑着油纸伞的官员,披着蓑衣走到了林宇所在的雨棚里,朝着林宇拱手揖礼道:“林公子,宴大长老有请!”

    说着,便是将手中的油纸伞递给了林宇。

    “嘶~”

    听到宴大长老有请,这些文人士子再次倒抽了口冷气,看向林宇的目光,更是微微变化了起来。

    文书阁宴大长老宴卿,负手站在雨棚内,目光却透过雨幕,显得格外高深莫测。

    他一生都效力与大夏朝廷,阅人无数,见过不少杰出的年轻俊杰,晚年在文书阁中当值,更是有幸见识到了麻阳郡才子白玉杰的文道天赋。

    二十多岁的年纪,作出了引动天地才气异象的诗文。

    然而,让他内心难以平静的是,这一次的诗词交流大会上,亲眼见证了一首才气灌顶的诗文出现。

    这恐怕是太乌行省有史以来的第一例,可谓是三生有幸。

    在大夏底蕴深厚的地方,诸如江南,京师等地,与天地共鸣的诗词文章不少,但相比较文道底子实在薄弱的太乌行省来说,此地太贫瘠了。

    贫瘠到,一首才气绕体的诗文,都值得他们文书阁的长老,欣慰的快要落泪。

    可以焚香沐浴,感恩文道先师……

    现在,这么一首惊动天地异象,达到才气灌顶层次的诗文出世,宴大长老恨不得高歌一曲。

    “学生见过大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