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礼部朱尚书,那些个被秦昊以厄运肚兜整治,倒霉透顶受伤在家养病的大臣们也都听到了西郊传来的呐喊宣誓声。

    大部分人和朱尚书一样,全都面露苦笑之色,彻底断了和秦昊继续做对反对新政的想法。

    军心即民心,或许,秦昊的新政,真的能够为大理带来一番广阔的新气象呢?

    ……

    光阴似苒,岁月如梭,大理新政,眼看着便推行了一年有余。

    这一年来,秦昊一直亲力亲为,不断的纠正其中的偏颇之处,一年下来,已经是初见成效。

    最明显的便是赋税,比往年暴增了五倍有余!

    这些赋税绝大部分都是商人上缴的商税,寻常百姓的税负反而减轻了不少,尤其是农民的税负大大降低。

    家家户户库有余粮,一时之间,百姓对新政的称颂可谓是赞不绝口。

    “义父,照这么发展下去,只需要再过个两三年,我大理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就能够全面超过西夏,可以和大宋、辽国一较高下!”

    皇宫议政殿之中,秦昊看着各处汇聚起来报告文书,脸上的表情很是兴奋。

    短短一年的时间能够发展到这样的地步,实在是值得庆贺,当然了这也和大理基础本来就好有关。

    一开始秦昊有些低估了大理的综合实力,后来发现大理的基础还挺好的嘛,照这样子发展下去,国富民丰军事强盛绝对不是梦想!

    “是啊!朕也没想到新政竟然会有如此的成效!昊儿,誉儿,辛苦了!”

    段正淳也是满面荣光之色,这大理在他执政期间有了这么巨大的发展,将来他的名字注定会被记入史册为万世景仰。

    一想到这里,段正淳如何能不感到欢欣鼓舞?

    “二哥,聪辩先生苏星河派人送来了请帖,邀请我们兄弟俩二月初八去解棋局!”

    就在这时,段誉手里拿着两张大红名帖走了进来,嘴里很是兴奋的叫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