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爸妈的英明,让她没有陷进玛丽苏这条一去不回头的道路。

    只是余故安依旧时不时喜欢叫俞悦的大名——喜悦。

    这也就成了和她相伴一生的噩梦。

    俞悦是什么时候开始在喜剧这条路上无法自拔的,她自己也记不清了。

    也许是从中学时开始,在那个神秘的年龄段,一股奇怪的浪潮席卷了所有少年少女。

    大家开始伤春悲秋,故作深沉。

    在放学路上,俞悦常常高冷地独自走在人行道中央,立志不与周围三三两两拉着小手的小姐妹们为伍。

    她想象着青春文学上那些支离破碎的句子,眼睛中常带着一股迷蒙与悲切。

    比如:我把我的天真,弄丢在,青春的尽头。

    又比如:天使只在夜里哭,无数的时光,早已归作,流年。

    这些句子震撼了她的心灵,于是,她开始尝试作诗。

    【我害怕黎明,

    然而,

    又期待着,明天,

    那散落一地的繁华。】

    那时俞悦还不知道,她的每一份大作,都被余故安从社交网站上摘抄下来,一条条记录在了他的小本子上,成为了她永远抹不掉的,耻辱。

    说回正题,在俞悦初见到余故安的时候。他的确,看上去不太聪明的样子。

    俞悦喜欢在他身后观察他走楼梯,小小的余故安一直无法两脚前后交替上下楼,而是必须走一格,停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