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明朝小冰河时期的自然灾害,如果放在后世,那能算个屁?先说洪涝灾害,再大的洪灾能大得过九八洪水?再大的旱情能旱过甘肃?

    杨天保想不通。

    就算官府没有钱,可是像当初自己在云州一样,组织百姓自力更生,怎么也比这样听天由命强吧?

    “代州刺史真是该杀!”

    终于,杨天保弄清楚这个代州刺史是谁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状元孙伏伽。

    在隋朝的时候,担任万年县法曹,后来降唐,在武德五年科举甲榜第一名状元及第,在贞观元年与戴胄同为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长,常设二人)。不过在贞观五年,因为判错了案子,被御史大夫、太子少傅萧时文弹劾,成为代州刺史部下辖的沮洳县县令。

    很多人以为,科举出来的都是人才,其实这是先入为主的观念,孙伏伽与戴胄一样,都是精通律法,对于庶务不甚精通。

    可是世族门阀的子弟,他们从小开始培养为官员,为了避免他们为下面的小吏当成傻子耍,所以,各种庶务,他们都会接触。而这些寒门子弟的官员,哪里懂得这些?

    杨天保虽然是云州总管,管不到这里,如果他是代州总管,第一个先拿状元公开刀,这样的人当牧民官,纯粹是害民,他或许不会贪污,却只会怠政。

    抵达沮洳县时候,孙伏伽居然派出人过来宴请杨天保等人过来饮宴。

    杨天保毕竟作为使者,代表朝廷,孙伏伽也非常尽心尽力,十数名瘦得皮包骨头的侍女过来侍候,而酒菜摆上来之后,杨天保相当失望。

    菜都是鱼,两条插在一盆煮蚕豆里的羊腿算是最诱人的一道菜了;至于酒,都浑浊得不像话,还隐隐透着一股馊味!就这样的酒还少得可怜,真够悲催的。

    孙伏伽舔了舔嘴唇,下腭喉结一起蠕动起来,眼睛冒出油绿油绿的光芒。至于过来陪同的县尉、主薄也都哈喇子流出来,非常丢人。

    杨天保舔了舔嘴唇,他根本就找不到什么可以吃的。

    孙伏伽还非常热情的让杨天保等人落座,对杨天保道“沮洳物资奇缺,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招待杨使君,委屈杨使君了。”

    他还热情的用筷子挟起一条瘦巴巴的羊腿放到杨天保的盘子里,又把另一条羊腿分为几分,其他人一人一份。

    羊腿就那么点肉,这一分,也就勉强够一人一口了。

    分到羊肉的官员连声道谢,孙伏伽又让侍女把酒斟满,举起杯来,道“杨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