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为了保证他们的生产力,一旦我们离开了,他们一定会降低人口,没有劳动能力的新生儿他们不会放弃,但是这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他们肯定还会被放弃的。”刘贯给胡烨长段长段的分析着,听得胡烨一愣一愣的。

    这不就是后世那些社会学家做的什么人口模型么?他只是叫刘贯来分析一下仓宫实仁要多少年才能恢复战斗力,到时候他再带兵来剿灭,没想到刘贯竟然搞出这么精确的分析来。

    “所以院长,他们虽然现在答应了你留下那些老人,但是一旦我们离开了,那些老人绝对不可能留下来的。”刘贯大声的说道。

    “我本来也没有期望他们长期遵守这个承诺,只要挨过两年就行了。”胡烨喃喃的说道。

    “嗯?院长这是什么意思?”刘贯好奇的问道,如果只是一两年,为何又要如此大费周章的让仓宫实仁答应留下这些老人。

    “现在大明朝需要的是时间,这两年让仓宫实仁先头疼九州的生计和北朝的军队吧,安南想必要不了多久也要发生政变了,还有西域那个跛子帖木儿也不会安分,到时候朝廷可没有多余的兵力来应付倭寇的袭扰。”胡烨说道。

    “跛子帖木儿是谁?还有,院长怎么知道安南会出问题?”刘贯就更加好奇了,难道院长真的就跟诸葛亮一样?

    “这个你就不要管了,等聂远回来了,记得让他带兵去九州生产能力最强的地方搞搞破坏,这种事情他是最爱干的。”胡烨嘿嘿一笑,然后就走出了营帐。

    第二天,井田二一得到了消息,说是在熊本,足利义人的三万人马已经集结起来了,于是他便带着仅有的四千人马,直接扑了过去,一举消灭北朝在九州岛的所有力量。

    与此同时,聂远也带着人马回来了,脸上却没有什么笑意。

    “院长,你为何让这货跟着我们去?本来我们都打算好好教训倭寇了,这货非得要说让他去交涉,这一交涉倒好,倭寇的船队直接回去了,也不打算跟我们决战了。”一下船,聂远就恶狠狠的指着旁边的郑三对胡烨抱怨着。

    原来之前胡烨让他的船队沿着九州岛北上,果然是遇到了倭国北朝的船队,上面都是北朝的援军自然是看出这船队是明朝的船队,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朝的船队跑到他们的地盘上来了,只知道明朝的船度打不得,赶紧后退。

    正当聂远准备下令追击的时候,郑三却突然让他停止追击,这让聂远很恼火。但是他也知道这郑三是皇帝的亲信,在军中的位置,只怕是就只在胡烨和朱能之下,郑三的话,他还不敢不听。

    最要命的是,郑三最后还要求聂远带着十几个兵,跟着他乘坐小船,到了倭寇的船队里去,说是去谈判。

    聂远也不知道这货是哪里来的胆子,最后愣是带着十几个兵,跟着郑三进了倭寇的船队里面。

    最后聂远也不知道郑三是如何跟倭寇谈判的,最后倭寇竟然是放弃了援助足利义人的打算,率领船队回到了京都。

    本来可以大打一仗的,结果被郑三这么一搞,什么都搞不到了,聂远当然很恼火。

    “你这死太监,等回到南京,我定要向皇上参你一本。”朱能也没好气的鄙视着郑三,还一个劲的对着聂远说道,“你这猪头也是,若是老子当时在里面,肯定直接将倭寇的头子给剁了,哪里容得这死太监去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