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的文字比较浅显,读书不算多的李玮群也能看懂,他很喜欢其中不受百姓半文钱的那句,感叹说

    “如果我老家大别山的官吏也都像陈大人这般,我阿爹阿娘就不至于被收租收粮的差人活活打死了。”

    李玮群是一个身材高大又充满活力的战士,但说着说着眼眶就湿润了起来,几乎快要流下眼泪。洛彬是搢绅之家出身,很难完对李玮群的经历感同身受,但李凤梧虽然是卫所世袭军官的出身,可他从军时卫所军制已经败坏,他自己在军中也常受主将家丁的欺压,明白李玮群心中的难过点在什么地方。

    李凤梧正想说点什么宽慰李玮群,突然间却听到一声凄厉的号角划破了随州城寂静的上空。他远远望去,看到一小队闯军的夜不收疾驰奔回城里,等城门兵将印信、人脸、身份还有衣甲部辨认清楚后,李凤梧便赶忙令洛彬和李玮群率部将城门打开,放夜不收入城。

    “左贼来攻城了!”

    这条消息都在守军的预料之中,守军如此枕戈待旦、严阵以待,等待的就是左军的进攻。可是当左镇兵马真的抵达时,人们心中还是非常没有底气的。

    李来亨所部闯军,对官军最大的胜利就是在黄麻之战里打垮了湖广巡抚宋一鹤的万余楚军。可是黄麻之战的胜利,建立在官军和沈庄军内讧的基础上,何况左良玉的兵力三倍于宋一鹤,左军的战斗力也要远胜于宋一鹤的抚标。

    城内的守军,又还有很多是战斗力并不可靠的左、治两营。

    人们不能不有所担心。

    洛彬还有李玮群,他们两人都是第一次上阵见识这种大场面。紧张的情绪使得他们的手脚都有些不受控制,显得举措不定起来。但李凤梧是经验老道的军官,他用快速、沉稳又卓有成效的组织,带动了城墙上部的守军。

    那些随营学堂的一期毕业生,每个人都很熟悉这位可靠的老教官。在他的引导下,洛彬、李玮群……还有其他许多随营学堂毕业生和幼兵团将士都沉住了气。

    兼任支度使和军器院总监的白鸠鹤,由他督造出来的小型红夷炮发挥了杀伤敌人的高效率。闯军能初步掌握铸造小型红夷炮的技术,多亏了恳德记在黄州招募的一个福建人张光,他在黄州府做茶叶生意,但却是个内地罕见的天主教徒,曾跟传教士学过拉丁文和数学。

    有张光的帮忙,闯军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铸造出了可堪一用的小型红夷炮。

    虽然炮弹的斤数还比较低,但闯军的炮手都受过方以仁和李世威的教学,射术比一般官军炮手好得多,顷刻间就打死不少左兵。

    守军火炮较远的射程和更良好的射界,在很远的距离上就能够攻击到左军阵后,破坏他们组织进攻。一阵炮轰箭射,将试图靠近壕沟和城墙的左军轰击得站不住脚,纷纷撤退。

    不过还是有一部分胆气很足的左镇老家丁,疯了似地架着云梯冲过壕沟,贴近到城墙一面。像洛彬、李玮群等基层军官,便组织城头守军用铁挠、铁钩、拒木等工具专门对付云梯上的敌人。

    等他们爬上城墙,将要登城的一刹那,就突然从隐蔽处跑出来用挠钩把他们钩进城来杀死,或者出其不意地在城墙中凿个洞,支出拒木去把云梯连人一齐推翻,使登城者坠地而死。

    更直接的办法是用脂膏、松柴、干草等容易燃烧的物体,点着了火掷下城去,再用精度较高的鸟铳集火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