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维持后宫宫禁的角度来说,除了体力活女官不如太监以外,其他方面太监能做的事情,女官都能做到。而真正需要大量体力活的差事,比如修缮宫殿一类的事情,即便在明朝的时候,主要也是召京营班军进宫做的,而不是靠那些太监去做。

    所以大顺废除太监,改用女官以后,其实对于宫廷生活没有多大不好的影响。

    当然,不管是李自成还是李过,他们的宫廷规模都非常小,也是现在女官制度畅行无阻的一个原因之一。

    李来亨一边走一边说

    “等到孤平息海内纷乱以后,有必要再整理一下女官制度。这至少是一项百年大计,影响非常深远。

    是否限制女官的婚嫁,女官和后宫嫔妃怎么区分,怎么避免女官的家族势力影响内廷,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

    要用女官完全取代太监,而且还要起到异论相搅、维持朝廷平衡的作用,将来还要乐山你为孤一起做整理。”

    方以仁低头说“此非臣所能参预之事。”

    “呵呵。”李来亨笑了笑,“那就不说这个,我们去拜见陛下吧。”

    李过还在内殿养病,一路上李来亨和方以仁看到不少出出入入的御医和宫人,光中天子的旧疾特别严重,获鹿之战的伤势到今天也没有痊愈。

    御医诊断以后,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包括高太后在内,所有人都知道李过已经再难以翻身上马,驰骋于疆场了。

    李来亨的指关节不禁握紧了起来,他攥着手心,好像想要攥住什么东西一样,但最终只是捏住一把空荡荡的冷汗。

    “乐山,对总哨爷的追封,礼政府讨论出结果了吗?”

    方以仁“嗯”了一声,他知道李来亨在想些什么事情。这种时候晋王突然提到多年前牺牲的刘宗敏,提到如何追封这位早逝的闯营大将,心情一定十分复杂。

    李来亨扭过头来,他想说些什么,最后却又是只叹了一口气。

    “义父……父皇,希望他能看到大顺收拾完海内的一天。”

    高太后等候在内宫前面,十几名宫人排列成两排,迎接监国晋王和平章政事的到来。

    高太后比起当年在伏牛山的时候,已经老迈了许多,其实她也还不到四十岁,但是头发已经花白,皱纹也爬满了眼角。前半生的辛劳和后半生一次次的噩耗,都消磨了高太后生命中,本就不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