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伊纯抓紧时间去洗手间,杨景行死不要脸跟着,还说得好听是护送。

    还好,龚晓玲招手叫了“景行,来……”

    童伊纯松口气“你去吧。”

    小的打发了可还有老的,甘凯呈立刻接力杨景行,护送童伊纯去了。

    杨景行接受老师教授们的表扬,也代三零六感谢师长们的鼓励祝贺。互相给面子嘛,浦音亲友团不少人朝着作曲家这边聚拢,可以聆听几个重量级教授的讲话。人越围越多,让孔晨荷只能在最外围拍拍照。

    基本上都是些夸赞的话,但是也有老师从自己的角度严格要求,认为还是欠火候,虽然乐思多好听抓耳各种别出心裁,但是对民乐的思考和钻研还不够深入,今天这些独奏就不一样了,在传承和创新两方面都已经具有相当高度。

    年轻琵琶老师坦言,当初听说杨景行在为三零六创作独奏的时候,她想象中就是的那种旋律片段,简直有点担忧,那种调调合奏还行,玩起独奏起来,作曲和演奏两方面都会显得水准不是很高啊。

    柴丽甜的冯教授对大家表态“所以我要对杨景行提出特别表扬,能够对民乐进行深入研究深刻理解,非常难得,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作曲家。不光笛子,我觉得几首曲子都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大伙都赞同老教授,反正这种话平日里互相之间也没少说少听到。民族乐团的扬琴演奏家更要证实,他通过那一次的作品探讨就看出来了,杨景行确实是对民乐有热情的,所以十分期待等会于菲菲的演奏。

    学校古筝老师还跟稍微外围一点的张楚佳说“张老师也来了,我以前跟李教授也这么说过,杨景行的作曲才华不是只限于钢琴,太好了,各方面都很完善的作品……只不过篇幅短了点。”

    说到古筝,民族乐团的女演奏家也要说说“……这首作品我私下也弹了不少,有一个切身感受,能感觉到作曲家好像是以演奏家的角度来创作,经常会有一种共鸣,会觉得弹得很舒畅,高兴,这种感觉真的很少体会到。”

    老师们相信这是杨景行在进行钢琴曲创作中保留下的好习惯,不过作为浦音一方,老师们还是替杨景行谦虚一下,也是民族乐团给了学生真好的机会,也感谢各位前辈对女生们的提携和照顾。

    这么多人,每个人说不上几句,中场休息时间就差不多了,比起互相奉承,还是更应该尊重演员,大家提前回位,准备听下半场。

    没有人招呼组织,也还没响起铃声音乐,六百来名听众就都坐好了,而且比较安静。

    童伊纯有点担心,电吉他和鼓的独奏,会不会影响上半场造就的美好感觉……

    观众席上的窃窃私语交织起来,轻微却有浓度,均匀温和地填满剧场,好像是几百人在默契地制造一种氛围,和上半场开始前的闹哄哄截然不同。

    没有任何提示的,幕布后小军鼓敲响了,沉稳有力。观众们发出一片比较整齐轻呼声,好像是终于等到了。

    军鼓节奏加快,而且是迅速加快,然后又迅速回落,再就没声了,年晴用几秒钟时间展现的极限手速得到一些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