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好吧,同志们,今天我们的委曲求全是为了保存力量以便卷土重来,可就算我们愿意低头求和,季诺维也夫你又说联军一定会过河,那还怎么停战谈和?难道我们开门揖盗把联军一路放到莫斯科来才算谈和?”乌里扬诺夫耿耿于怀的道。
季诺维也夫闻言两手一摊,无奈的道,“主席同志,现在是敌人占了上风,我们的愿望再美好,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时间又如此紧迫,战争每多持续一天,伏尔加河右岸的叶戈罗夫和图哈切夫斯基余部能撤回来的机会就少一天!我建议尽快和乌法联军正式接触,要求停战谈和!”
“简直是痴人说梦,季诺维也夫,联军是你家亲戚?你说停战人家都停战了?你说放人人家就放人了?别忘了我们还有15万战俘在对方的俘虏营里,真要谈和,我们可以放弃伏尔加河右岸,保证不再向东边挑起战争,可对方必须把被俘的红军战士全部放回来!”
布哈林在一旁冷不丁又跳了出来,这厮打的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主意,紧接着这厮眼珠子一转又道,
“承认高尔察克政权以及和协约国联军谈判停战以伏尔加河为界是国家大事,我建议必须要听听其他几个中央委员的意见,而且应该表决,约瑟夫同志能答应么,斯德尔维约夫同志能答应么?”布哈林这话倒不是没有道理。
这时候作为苏俄政权的最高领导机构,到了1918年7月这会儿,苏俄中央委员会一共有15名正式的中央委员,分别为乌里扬诺夫,托洛茨基、布哈林、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索柯里尼柯夫、约瑟夫、阿尔乔姆、斯塔索娃、斯维尔德洛夫,布勃诺夫、洛莫夫、克列斯廷斯基、捷尔任斯基、乌里茨基,此外还有14名候补中央委员。
其实如果没有当初在十月革命时因为反对举行起义而宣布退出中央委员会,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的排名将紧随乌里扬诺夫和托洛茨基之后,而约瑟夫同志不过是个不起眼的人物而已。
不过也正是由于约瑟夫的坚持,乌里扬诺夫把加米涅夫和季诺维耶夫永远彻底的开除出中央委员会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企图没有得逞,虽然加米涅夫之前是乌里扬诺夫最忠诚最坚贞的助手和伙伴。
显然,在经历了十月革命这个历史事件之后,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这两个中央委员似乎再也无法和乌里扬诺夫同志恢复到以前那种鱼水交融的和谐关系中,倒是斯德尔维约夫迅速成为主席同志最可信赖的伙伴,当然,还有那个永远忍辱负重几乎从来不对乌里扬诺夫说不的契卡领导人捷尔任斯基。
这时候苏俄中央委员会的的三架马车渐渐重新演变为乌里扬诺夫、托洛茨基的双雄并立的局面,布哈林在当初乌里扬诺夫赌气辞职并离开后担任了短暂的中央委员会主席不但没让他的威望上升,反而暴露了这厮奢好空谈却缺少包容性和实际掌控全局能力的致命弱点,这会儿渐渐演变成一个跳粱性的打酱油角色。
十五名苏俄中央委员差不多能分成三类,乌里扬诺夫的铁杆支持者是斯德尔维约夫、捷尔任斯基、约瑟夫、契切林、斯塔索娃,而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乌里茨基、布勃诺夫、克列斯廷斯基则多数时候站在托洛茨基这一边,布哈林的跟班只剩下一个洛莫夫。
由于中央委员会正式的中央委员只有十五人,任何决议所以只要有8名中央委员能取得一致意见,那么决议就能通过。
这会儿约瑟夫还在察里津的**王国里折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布波洛夫则是他的副手也去了察里津-顿河一线,乌里茨基则和克列斯廷斯基一起主持着彼得格勒的工作,而斯塔索娃则在莫斯科搞工运和妇女工作,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还逗留在柏林谈判未归。
“谈判都没开始用得着表决什么决议么?就是为了能把伏尔加河右岸的叶戈罗夫主力撤回来,约瑟夫同志也不会反对和联军谈判的意见!”加米涅夫和约瑟夫政见虽然不同,私交却非常好,因此对约瑟夫的脾气性格相当了解。
季诺维也夫这时候撇了不知趣的布哈林一眼,心里道,也不看看局势,现在乌里扬诺夫和托洛茨基在和联军谈判的意见上已经取得了一致意见,这种情况下中央委员会根本无需再搞什么表决,如果支持这两个大佬的中央委员都过不了半数的话,这还是双雄并立的苏俄中央委员会么?
“表决就不必了,既然大家觉得此时此刻不能再和联军打下去,那么我们就开始寻求谈判途径来解决目前的困局,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还在柏林跟鲁登道夫谈判军火和粮食援助事宜,这边我们有什么途径和渠道可以和乌法联军取得联系么?”托洛茨基撇了气鼓鼓的布哈林一眼,对屋内的众人道。
“等等,同志们,你们确信不需要跟美英法政府进行私下沟通和磋商,而直接找那个在乌法的联军中国王是个明智的举动么?”乌里扬诺夫狐疑的提出了这个问题,在他看来,停战谈判是外交和政治问题,可不是什么军事问题,找对方战场指挥官谈判怎么都有点门不当户不对的意思,甚至,还带着一丝屈辱。
“这个嘛,虽然在乌法的联军打着协约国的旗号,但出动军队的却是中国和日本这两个缔结了同盟的国家,所以现在去找美英法反而是隔靴搔痒使不上劲,等有眉目一来二去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到时候别说叶戈罗夫主力救不回来,连莫斯科没准都被对方拿下了!”季诺维也夫不紧不慢的解释。
季诺维也夫闻言两手一摊,无奈的道,“主席同志,现在是敌人占了上风,我们的愿望再美好,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时间又如此紧迫,战争每多持续一天,伏尔加河右岸的叶戈罗夫和图哈切夫斯基余部能撤回来的机会就少一天!我建议尽快和乌法联军正式接触,要求停战谈和!”
“简直是痴人说梦,季诺维也夫,联军是你家亲戚?你说停战人家都停战了?你说放人人家就放人了?别忘了我们还有15万战俘在对方的俘虏营里,真要谈和,我们可以放弃伏尔加河右岸,保证不再向东边挑起战争,可对方必须把被俘的红军战士全部放回来!”
布哈林在一旁冷不丁又跳了出来,这厮打的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主意,紧接着这厮眼珠子一转又道,
“承认高尔察克政权以及和协约国联军谈判停战以伏尔加河为界是国家大事,我建议必须要听听其他几个中央委员的意见,而且应该表决,约瑟夫同志能答应么,斯德尔维约夫同志能答应么?”布哈林这话倒不是没有道理。
这时候作为苏俄政权的最高领导机构,到了1918年7月这会儿,苏俄中央委员会一共有15名正式的中央委员,分别为乌里扬诺夫,托洛茨基、布哈林、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索柯里尼柯夫、约瑟夫、阿尔乔姆、斯塔索娃、斯维尔德洛夫,布勃诺夫、洛莫夫、克列斯廷斯基、捷尔任斯基、乌里茨基,此外还有14名候补中央委员。
其实如果没有当初在十月革命时因为反对举行起义而宣布退出中央委员会,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的排名将紧随乌里扬诺夫和托洛茨基之后,而约瑟夫同志不过是个不起眼的人物而已。
不过也正是由于约瑟夫的坚持,乌里扬诺夫把加米涅夫和季诺维耶夫永远彻底的开除出中央委员会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企图没有得逞,虽然加米涅夫之前是乌里扬诺夫最忠诚最坚贞的助手和伙伴。
显然,在经历了十月革命这个历史事件之后,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这两个中央委员似乎再也无法和乌里扬诺夫同志恢复到以前那种鱼水交融的和谐关系中,倒是斯德尔维约夫迅速成为主席同志最可信赖的伙伴,当然,还有那个永远忍辱负重几乎从来不对乌里扬诺夫说不的契卡领导人捷尔任斯基。
这时候苏俄中央委员会的的三架马车渐渐重新演变为乌里扬诺夫、托洛茨基的双雄并立的局面,布哈林在当初乌里扬诺夫赌气辞职并离开后担任了短暂的中央委员会主席不但没让他的威望上升,反而暴露了这厮奢好空谈却缺少包容性和实际掌控全局能力的致命弱点,这会儿渐渐演变成一个跳粱性的打酱油角色。
十五名苏俄中央委员差不多能分成三类,乌里扬诺夫的铁杆支持者是斯德尔维约夫、捷尔任斯基、约瑟夫、契切林、斯塔索娃,而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乌里茨基、布勃诺夫、克列斯廷斯基则多数时候站在托洛茨基这一边,布哈林的跟班只剩下一个洛莫夫。
由于中央委员会正式的中央委员只有十五人,任何决议所以只要有8名中央委员能取得一致意见,那么决议就能通过。
这会儿约瑟夫还在察里津的**王国里折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布波洛夫则是他的副手也去了察里津-顿河一线,乌里茨基则和克列斯廷斯基一起主持着彼得格勒的工作,而斯塔索娃则在莫斯科搞工运和妇女工作,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还逗留在柏林谈判未归。
“谈判都没开始用得着表决什么决议么?就是为了能把伏尔加河右岸的叶戈罗夫主力撤回来,约瑟夫同志也不会反对和联军谈判的意见!”加米涅夫和约瑟夫政见虽然不同,私交却非常好,因此对约瑟夫的脾气性格相当了解。
季诺维也夫这时候撇了不知趣的布哈林一眼,心里道,也不看看局势,现在乌里扬诺夫和托洛茨基在和联军谈判的意见上已经取得了一致意见,这种情况下中央委员会根本无需再搞什么表决,如果支持这两个大佬的中央委员都过不了半数的话,这还是双雄并立的苏俄中央委员会么?
“表决就不必了,既然大家觉得此时此刻不能再和联军打下去,那么我们就开始寻求谈判途径来解决目前的困局,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还在柏林跟鲁登道夫谈判军火和粮食援助事宜,这边我们有什么途径和渠道可以和乌法联军取得联系么?”托洛茨基撇了气鼓鼓的布哈林一眼,对屋内的众人道。
“等等,同志们,你们确信不需要跟美英法政府进行私下沟通和磋商,而直接找那个在乌法的联军中国王是个明智的举动么?”乌里扬诺夫狐疑的提出了这个问题,在他看来,停战谈判是外交和政治问题,可不是什么军事问题,找对方战场指挥官谈判怎么都有点门不当户不对的意思,甚至,还带着一丝屈辱。
“这个嘛,虽然在乌法的联军打着协约国的旗号,但出动军队的却是中国和日本这两个缔结了同盟的国家,所以现在去找美英法反而是隔靴搔痒使不上劲,等有眉目一来二去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到时候别说叶戈罗夫主力救不回来,连莫斯科没准都被对方拿下了!”季诺维也夫不紧不慢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