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沈云一大早便出了门,去找昔日旧友扶子兴。

    算起来,他与扶子兴失去联系已有半年多。本来两人的信就不勤,自打去年春天起,便写得更稀了。往往三两个月,才通一回信。而且,扶子兴每次写信来,也是报个平安而已。

    他当时觉得奇怪,还特意在回信里询问扶子兴,是不是碰到了什么烦心事。

    这一次,扶子兴的回信比往常快了好几天。信里,连连道歉,解释道近来要筹备开新铺子,忙得每天晚上只能算两个时辰。

    沈云看罢,是打心底里为老友感到高兴,没有再多问。

    到了去年初冬,因为贝帅与叛军的战事更加吃紧,仙都那边与南下的邮路断了将近两个月。恢复邮路之后,沈云立刻给扶子兴写了一信。然而,直到他离开仙都,也不曾收到回信。

    后来,他到了春望县,手头事多,一时之间也顾不上联系旧友。

    待到闲下来,他打算回武馆办理休学。想着能马上见面,便没有写信。

    不知不觉之中,两人完断了联系。

    想到当年一起在药谷学艺的小伙伴,各奔东西,有的甚至完没了音信,沈云感慨不已,恨不得能马上见到扶子兴,脚下越走越快。

    不多时,他来到了城东的东临大街。

    扶子兴开的“兴鸿楼”,就开在这条街中段与石子巷的交汇处。

    兴鸿楼在传到扶子兴手里之前,与这一带的商铺没两样。扶子兴接手之后,整体重新翻新过,往上加盖了一层,原本的黑瓦被换成了碧绿的琉璃瓦。朱窗绿瓦的三层木楼,是这一带的独一栋,在一众二层黑瓦木楼里,好比鹤立鸡群,非常醒目。

    时隔三年,这一带除了比先前要冷清一些,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沈云很顺利的找到了兴鸿楼。

    从外面看,它还是记忆里的老样子。

    没变化就好。说明扶子兴的日子过得安稳。沈云欢喜的走进大门。

    然而,一进店门,他发现,不论是伙计,还是掌柜的,都是生面孔,不见一个当年的旧人。顿时,心里“咯咚”作响。

    “客官,您是要打尖,还是住店?”一位十七八岁的跑堂伙计噌噌的迎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