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帅案后面的李华梅,脸上浮现出了一抹病态的红晕,看得出,她是强忍着痛楚说出这番话。

    “塔山之事,必得有人要负责。刚刚张大人也说了,邱巡抚是朝廷大员。本郡主自然不敢擅自杀了。不过,向朝廷禀明此间战败之事,指明严参,却是本郡主份内之事。不知各位是否愿意联名?”

    其实这话说与不说都一样,帐内大多数人都是南粤军一脉,吴三桂则是李华梅的干儿子,如今又须得靠着南粤军来吞并杂牌铲除异己,如何能够在这个时候与南粤军步调不一致?至于说张若麒,听到李华梅采纳了他的意见不再军前行军法杀了邱民仰,登时便一块石头落了地。正要开口表态,却被身边的提督军粮太监抢了先。

    “郡主娘娘宅心仁厚,顾念朝廷法度体面。咱家是第一个赞成的!何时签名?咱家愿追随骥尾!当年老祖宗和宁远伯并肩作战杀鞑子的时候说过,咱们虽然是没卵子的,但也要干点有卵子的事!”

    他口中语不择言,让张若麒颇为尴尬。

    当下,众人便在给朝廷的公事文书上列名用印们,对于邱民仰的举止失措行事乖张导致大军溃败之事大加鞭笞,之后命快船送往天津,转呈朝廷不提。

    夜晚间,邱民仰与张若麒二人灯下相对小酌。

    往日里甘甜清冽的美酒,喝到嘴里却满是苦涩。

    “想不到邱某的一时胆怯失措之举,却是铸成如此大错!”邱民仰酒意有了三四分,眼中满是泪水。

    “若不是天石兄左右苦心周旋,邱某这条残生便已经行了军法。邱某敬天石兄一杯。”不待张若麒答复,邱民仰已经将酒倒入口中。

    “慢来!慢来!邱大人。学生此举,也是为了保全朝廷体面。某家已经密信报与陈大司马,待得弹劾文本到了京城,少不得上下苦心斡旋一番,说什么也要保全大人!”

    “嗯!那便多谢陈大司马了!”

    不过。虽然有陈新甲这位兵部尚书的助力,但是也要靠邱民仰自己努力才好。

    “日前接到塘报,锦州、松山等处的粮草被黄太吉劫走。某家打算,趁着锦州尚未合围之际,往城中抢运粮草补给。不知邱大人有意走一趟吗?”

    往围城之中押运粮草,成功了。是大功一件,他的罪责便减轻了不少。若是失败了,也是战死疆场,少不了朝廷要给一份封典追赠。

    “好!某家去!几时动身?”

    横竖都是一个死,倒不如死的有些价值,有些体面!

    松山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