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巴伐利亚,慕尼黑中心城区,苏军阵地

    1950年11月17日,星期五,晴

    头顶传来的喀秋莎火箭弹的呼啸声和让地面颤抖的猛烈爆炸声仍刺激着人们的耳膜,在两条大致呈南北走向的街巷中,一辆辆刚刚启动的t-34/85坦克如缓慢流淌的河水朝街口方向移动,大量头戴苏制40钢盔的步兵手持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身上挎着子弹袋和手榴弹包,紧随己方坦克往街口汇集而去。从瓦砾堆环布的街口往西大约200米即是慕尼黑著名的玛利亚广场,老市政厅和民主德国临时政府、国会皆位于广场周边,可以看作是慕尼黑的地理、政治双中心。在过去的两个星期时间里,攻入慕尼黑城区的苏联军队已经三度进抵玛利亚广场,又三度被德国守军逐回。激烈的战斗使得美丽的玛利亚广场变成了废墟,几乎每一条石板裂缝都蕴蓄着双方将士的鲜血,但厮杀和流血远没有结束。随着炮火的咆哮逐渐减弱,尖锐的哨声充斥在伊萨尔河西岸的城区街道,战车的轰鸣声、海潮般的“乌拉”声伴着机枪嘶鸣浩荡响起,隶属苏军奥地利方面军的苏维埃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奋勇向前,驱使他们顽强战斗的已不再是追逐胜利的荣誉感,而是无可违逆的命运——来自莫斯科的严苛命令使得苏军每一名参战官兵都意识到慕尼黑成了决定战争走向和国家命运的关键,若是拿不下慕尼黑,不论他们是在城外待机还是有序后撤,都会成为敌人的政治宣传依据,不甘失败的西方阵营亦将借此机会挟制苏联,届时苏联不仅无法排除德国这一隐患,就连国家安全也会又一次受到威胁。

    不管遇到多么强大的阻碍,海潮总是一浪接着一浪永不停息,苏军官兵们的“乌拉”口号声就如同这澎湃海潮,密集的机枪子弹在狭窄局促的街道上横飞。拖着尾焰的火箭弹随时随地从战场各处飞来,引导步兵实施进攻的苏联坦克一辆接着一辆受损瘫痪,很快只有几辆坦克冲在前面。其余的都被同伴残骸阻挡在后面,数以百计的苏军步兵只得利用街道两旁的废墟缓慢推进;su-122/152威力强大的炮弹摧毁了守军一个又一个火力点,无数的碎石块被掀起又如雨点般落下,但这样的炮击根本无法撕开无踪无形的守军防线。当面的火力点被消灭了,立即会有其他位置的火力进行弥补,距离玛利亚广场越近,苏军官兵每向前推进一步都必须要付出十分沉重的代价,通向胜利的道路上遍布坦克残骸和战士们的遗体……

    慕尼黑。德国南部的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欧洲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因为保留着原巴伐利亚王国都城的古朴风情而被称为“百万人口的村庄”,城区的总面积接近300平方公里,旧城区的建筑坚固而紧凑,新城区的工业设施宏大而耐用,湍急的伊萨尔河将整个城区一分为二,紧邻阿尔卑斯山脉的地里条件亦为城市防御战提供了便利。在抵挡住苏联军队的连番进攻后。慕尼黑很快成为“德国的斯大林格勒”。而单纯的防御战还不足以让它成为第二次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当占领慕尼黑东部、北部和中部的苏联军队最后一次尝试夺取整个慕尼黑时,集结到巴伐利亚东南部的德**队已增加至37个师及22支团级规模的**部队。在德奥边境及奥地利境内,尽管德国武装人员和奥地利抵抗组织的破坏行动受到了苏军反制,但随着阿尔卑斯山区今冬第一场雪的降临,苏联军队从奥地利向德国南部输送补给的效率大幅下降,进攻慕尼黑的苏军部队仅能维持最基本的后勤供应。凌冽的北风也让持续苦战的苏军官兵感受到了深深的寒意。

    11月17日黄昏,苏联红旗第四次插上玛利亚广场。苏军进攻部队除第27军因伤亡过大而停止推进外,步兵第15军、步兵第28军、机械化第14军以及近卫坦克第10军所属的第243和第244坦克旅继续猛攻德军盘踞的西、南城区。甚至在入夜后仍保持旺盛攻势,而在当天深夜,位于阿尔卑斯山北麓的巴伐利亚南部地区开始降雪。按照以往的气候,慕尼黑的第一场雪也会在11月下旬至12月初到来。迎着纷扬的雪花,经过重编的德国陆军第1军和新编美械第7突击师向位于慕尼黑东南部50多公里的罗森海姆发动进攻。经过5个小时激战,歼灭苏军第32步兵师大部;同一时间,德国陆军第5军和帝国第1远征兵团所部向慕尼黑东北方70多公里的米尔多夫发动进攻,黎明前攻占该城并重创苏军第9步兵军所属部队。随着蓄势待发的德**队以闪电般的速度拿下罗森海姆和米尔多夫,反击并包围慕尼黑地区苏联军队的钳形架势已是毕现无疑。在这一举动的刺激下,苏军在维尔茨堡-雷根斯堡-帕绍一线发动猛攻,意图将德国的东部和南部战区连成一片,又以奥地利境内的苏军预备部队和南斯拉夫军队驰援在巴伐利亚作战的苏联军队,而占领大半个慕尼黑的苏联军队只是暂缓攻势而没有实施战略撤退,如此情形不禁让人想起1942年时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进退两难的德国第6集团军,而从莫斯科至慕尼黑需要跋涉两千五百多公里,即便从乌克兰边界算起仍有一千多公里,蜿蜒曲折的公路、破损坍塌的桥梁,无不增加了苏军的后勤负担,任苏联军队何其精悍强盛,到了这里也已成为强弩之末!

    携反攻之时的旺盛时期,于慕尼黑北翼作战的德**队在攻占米尔多夫后迅速向奥地利边境挺进,两天内势不可挡地拿下了旧厄廷和布格豪森,南翼部队亦顺利穿过基姆湖区,于11月21日攻克德奥边境的小镇劳芬,至此德奥边境仅有不足一百公里掌握在苏军手中,供车辆通行的道路仅余三条。从地图上看,苏军攻入巴伐利亚的部队即将陷入德军包围,形势岌岌可危,但双方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北线,苏军不计伤亡的猛攻很快获得回报,从捷克进入德国的部队于11月20日攻占了帕绍以西的奥斯特霍芬,十余万苏军从突破口越过山脉天堑,一部从侧后威逼德军在帕绍的守卫部队,一部向巴伐利亚东部的米尔多夫挺进;南线,苏军增援前线的5个步兵师迅速抵达德奥边界,巩固了联接慕尼黑的补给通道,受邀而至的南斯拉夫军队也陆续抵达上奥地利,这支为数约15万的远征部队在装备上固然不及苏军主力,却也是久经沙场考验的精锐之师,尤其擅长山地区域的作战,而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阵营大战也削弱了他们同苏联之间的分歧矛盾,使之能够全力以赴地奔赴战场。

    11月23日,在距离慕尼黑约90公里、靠近德奥边界的特罗斯特贝格-蒂特莫宁地区,一场局部影响全局的战斗拉开序幕。从布格豪森南下和从劳芬北上的德**队意欲完成对慕尼黑苏军的合围,得到增援的苏联军队坚决固守耗敌,双方从一开始就果断投入重兵。经过连日激战与长途行军,德军各部的进攻力度已较反击伊始有明显减弱,但他们在这一地区仍拥有兵力上的优势,雨雪天气也为他们阻挡了苏联空军的发力。在关键阵地的争夺上,德**队难得一见地实施了高强度火力打击,大口径火箭弹的持续轰击破坏性不逊于传统重炮,为数不多的自行火炮也投入了前线战斗,兵器装备方面就只差最精锐的黑豹坦克和攻击直升机登场。勇敢的德国步兵不分昼夜地投身进攻,硬是拿下了苏军一处又一处阵地,而在战斗期间,渗透进入奥地利的德国武装也不及损失地向苏军赖以运输兵员物资的交通设施发动袭击,甚至在上奥地利东部山区鼓动了一场规模不小的起义。11月25日清晨,德国陆军的第18步兵师所部和帝国第1远征兵团的装甲侦察部队在战场上会合,在理论上实现了对慕尼黑地区苏联军队的包围,只不过这种包围还十分脆弱。当天晚些时候,隶属于捷克方面军的苏军第14步兵军突破重重阻碍抵达米尔多夫,随之与兵力不足一师的德**队展开激烈交战,而在帕绍,腹背受敌的德**队也于25日当晚弃守突围,用以阻挡苏军北方部队的雷根斯堡-帕绍防线已完全失去作用。不利于德军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但联合参谋部的反击部署仍坚定不移地付诸实施,退守慕尼黑城西的德**队得到第7步兵军及美械第4、第9突击师增援后开始夺回市中心地区,而在慕尼黑以南,德军逐步击退了围城的苏军部队,于11月26日汇入城南守军,从南面向市中心发起反攻。至此,苏德双方在德国南部的交锋变成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竞赛,早一天或晚一天也许就能决定双方的胜败。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