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策论的题目是“如何看待勋官制度?”
杜尘澜发现此次乡试的策论题皆比较务实,且十分犀利。这等勋官制度对于读书人来说,只能知道个大概,让给出意见便是为难了。毕竟还未入朝堂,哪里晓得里头的是是非非?
还是那句话,若是在案卷上写下否定的态度,那得得罪多少人?勋官虽没职掌之权,但好歹也是朝廷官员,若是建议精简,这些人肯定恨不得将你吃了。
这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从之前的朝代延续下来的。这几年朝中已有改变,然收效甚微。
此等勋官制度有不少朝臣都很拥护,说到底也是利益的受用者罢了!
杜尘澜的打算,是将利弊分析一番,再推出折中的法子,限定名额。水至清则无鱼,完全没有并不现实,但养着一些闲人又增加朝廷的负担。
且官阶职掌混乱,不利于朝纲的稳定,这是最重要的因素。
也没有完全否定按门荫而授阶、据阶而授官,官职来自位阶。杜尘澜主张据官而授阶,将有官职才有位阶的有利之处一一列举,算是侧面点出了自己的观点。
这是他全篇策论中唯一表达明确观点之处,就这般杜尘澜也不敢写得太果断,只能稍稍含糊一些,他还是有求生欲的。
不管阅卷管如何看待他的文章,他都不能写得太过犀利。一个连举人都不是的书生,太过锋芒毕露不是好事。
涉及到朝堂官员的利益,杜尘澜的态度一向是折中。再加上自己的见解,分析完利弊,让阅卷管看出自己的偏向即可,就是俗称的圆滑。
当然,这样的文章不可能让所有阅卷管都满意。有些性子刚烈的官员,怕是会看不惯,但依旧寻不着错处,只是在点评通过之时,不会给高分罢了!
而这一题又问得含糊不清,若想回答地全面,还得从勋官制度起源开始,一直到本朝延用这一制度的利弊,最后才是自己的看法。
杜尘澜就这么写了千把字,他此刻正头疼地看着卷子,要想浓缩成三百字,前面的概述只能简短些,后头的分析与见解还得一再浓缩,杜尘澜终于感觉到了难度。
他看了看自己的第一段,还未润色,只是写了个大概。
“本朝开朝以来延用前朝的勋官制度,朝代初立动乱伊始,诸多文臣武将立下汗马功劳。皇恩浩荡,嘉奖诸位有功之臣。然此制度一直延续,大量升授有功之士,诸多官员没有职掌”
万煜铭举着折扇晃晃悠悠进了府,刚想回正院哄哄自家老娘,谁想就碰上了老爹。
“父王!”
杜尘澜发现此次乡试的策论题皆比较务实,且十分犀利。这等勋官制度对于读书人来说,只能知道个大概,让给出意见便是为难了。毕竟还未入朝堂,哪里晓得里头的是是非非?
还是那句话,若是在案卷上写下否定的态度,那得得罪多少人?勋官虽没职掌之权,但好歹也是朝廷官员,若是建议精简,这些人肯定恨不得将你吃了。
这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从之前的朝代延续下来的。这几年朝中已有改变,然收效甚微。
此等勋官制度有不少朝臣都很拥护,说到底也是利益的受用者罢了!
杜尘澜的打算,是将利弊分析一番,再推出折中的法子,限定名额。水至清则无鱼,完全没有并不现实,但养着一些闲人又增加朝廷的负担。
且官阶职掌混乱,不利于朝纲的稳定,这是最重要的因素。
也没有完全否定按门荫而授阶、据阶而授官,官职来自位阶。杜尘澜主张据官而授阶,将有官职才有位阶的有利之处一一列举,算是侧面点出了自己的观点。
这是他全篇策论中唯一表达明确观点之处,就这般杜尘澜也不敢写得太果断,只能稍稍含糊一些,他还是有求生欲的。
不管阅卷管如何看待他的文章,他都不能写得太过犀利。一个连举人都不是的书生,太过锋芒毕露不是好事。
涉及到朝堂官员的利益,杜尘澜的态度一向是折中。再加上自己的见解,分析完利弊,让阅卷管看出自己的偏向即可,就是俗称的圆滑。
当然,这样的文章不可能让所有阅卷管都满意。有些性子刚烈的官员,怕是会看不惯,但依旧寻不着错处,只是在点评通过之时,不会给高分罢了!
而这一题又问得含糊不清,若想回答地全面,还得从勋官制度起源开始,一直到本朝延用这一制度的利弊,最后才是自己的看法。
杜尘澜就这么写了千把字,他此刻正头疼地看着卷子,要想浓缩成三百字,前面的概述只能简短些,后头的分析与见解还得一再浓缩,杜尘澜终于感觉到了难度。
他看了看自己的第一段,还未润色,只是写了个大概。
“本朝开朝以来延用前朝的勋官制度,朝代初立动乱伊始,诸多文臣武将立下汗马功劳。皇恩浩荡,嘉奖诸位有功之臣。然此制度一直延续,大量升授有功之士,诸多官员没有职掌”
万煜铭举着折扇晃晃悠悠进了府,刚想回正院哄哄自家老娘,谁想就碰上了老爹。
“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