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强的大军抵达柳城,开始准备进攻乌桓王城的时候,隆化城内的皇甫超博和郭嘉两人也开始准备进行后续战事的安排了。经过十几天的连续转运,一万步卒的援兵都已经进入了隆化城内。而赵云所统领的白马义从和一万多的近卫军也有一大半已经进入隆化的战马驯养基地,接下来的时间几名只需要所有的骑兵都到位后,赵云便会率领所有骑兵沿河北上,从虎头沟关北出草原,绕到素利部大军的身后去。

    北上的斥侯已经确认了素利大军的兵营所在,确实如同郭嘉所料,他们的数万后营牧民在不到五千兵马的保护下,分布在伊逊镇和四永合镇这一个长达数十里的山谷当中,数十万的牛养漫山遍野的分布着。

    或许是他们认为汉军已经都被他们的大军给围在了城池当中,所以无论是鲜卑骑兵还是牧民,都根本就没有防范之心,让唐军斥侯很快就探清楚了后营之中的大致情况。

    而对于黄叙而言,隆化增加了一万青州援兵后,防守鲜卑人就更加容易了,想当初初出茅庐的黄叙和田豫两人都能够防守住十数万鲜卑大军的进攻,如今的黄叙已经是久经沙场的战将了,更加不在话下了。当然,当时能够轻松守住也是有原因的,一来鲜卑人太过轻敌,二来他们也内部不和。但是如今却是素利亲自领兵,就不存在那些情况了。

    这一段时间以来,虽然素利在全力安排鲜卑大军攻打汤头沟关,但是却依然没有能够攻上城头。与汤头沟镇的战事相比,鲜卑人又一次见识到了汉人城池之固,兵甲之利了。光是前面的填壕都花了鲜卑人两天时间,死伤了数千人之后才将汤头沟关前宽达十数丈、深约数丈的壕沟填平。

    本以为接下来的战事会更加简单,但是他们却发现,每天自己大军造出来的攻城器械总是熬不过中午,便被关上的汉人的器械给摧毁了。到了下午的战事,就是靠着简单的攻城梯来攻打高达三丈的关墙。

    汤头沟关的战事就这样打打停停的进行了大半个月的时间。

    几天前,素利接到了卢龙那边的战报,得知弥加和阙机两部已经攻入赤峰城内,但是却在内城那时措手无策,最后改为大军围困,然后偏师围打卢龙郡的其余城池。有几名将领都提议分别继续南下攻打其他城池,但是被素利给拒绝了。其实早在围攻汤头沟镇时,素利就已经派人继续于南下,探查了隆化南边的情况,他早就发现了在南边还有一座城池,但是那一座城池更大,城墙更高,素利知道,那也不是一座容易攻打的城池,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分兵南下。

    其实素利的想法是对的,与其分兵南下,不如集中兵力攻打一处,只是他一开始就选错地方了,选择了最为难攻下的隆化。若是他当初在攻下汤头沟镇后,留下一万骑兵守在汤头沟关,死死的盯住隆化的兵力,然后集中兵力南下猛攻承德,说不定还真有可能攻下承德。只是如今开战已经有近两个月了,此时唐军的援军已经抵达燕北,所以此时南下更是找死。

    如今弓在弦上不得不发,素利虽然没有发现唐军有援兵抵

    达,但是他却知道,唐军一定是有援兵的,所以鲜卑骑兵每天都在隆化南面百里范围内不停的搜寻着,希望能够发现唐军的援兵,但是让他失望的是,斥侯始终没有能够找到援军的踪迹。

    汤头沟关的战事在继续着,赵云则领着近三万骑兵,沿着伊玛图河一路北上,出虎头沟关,继续往北再行走百余里,抵达草原上然后再转道往东数十里,再从伊逊河所在的那一条道路再往南走,绕到伊逊镇的北面,去兜素利的后路。

    虎头沟关外,三万唐军在蜿蜒曲折的山谷中前行,一路之上倒是还能够行军,只是到了快要接近草原的时候,有一段十数里长的谷地比较难行,也正是因为这条难行的谷地,才使得伊玛图流谷地和虎头沟关没有被鲜卑人发现。

    从隆化出发,经虎头沟关到草原距离实际上只有不到两百里,但是三万大军却是在五天之后才抵达草原之上。随后,赵云一边下令大军在草原上休整一日,一边派出大量斥侯探查周围的鲜卑大军兵马的情况。

    正好前一段时间的斥侯探明的情况一般,此时的草原之上,根本就没有多少鲜卑人,只有少数几次小部落,跟在大军后面,希望能够捡些便宜。结果,便宜没有捡到,反而被赵云的大军碰到,直接就将他们给灭了,把他们的牛羊给三万大军补充一下食物。

    一日后,大军休整完毕,正好斥侯也已经打探消息回来,素利的后营大军并没有任何异常,根本就没有发现他们已经被人给盯上了。

    大军早上进食后,便开始向着东面出发,从这里到东面五十里处便是沟通草原和幽州的燕北道。这是皇甫超博与郭嘉诸人议事之时,将从草原到沿伊逊河一路南下的这一条谷道取名为燕北道,而赤峰一路南下直达卢龙要塞的那一条路叫做卢龙道。

    沿着燕北道一路南下,先后经过了伊逊镇、四永合镇,然后抵达隆化,再往南就到达承德,然后再转道东西方向到达下板城。而卢龙道则是从赤峰,一路楼子店镇、甸子城、小寺沟镇抵达平泉城,两条道路在平泉汇集之后,再一直往南抵达宽城,然后再到卢龙要塞,这两条道路是历年以来异族南下和中原汉军北上的主要道路。